湖北省竹山縣文峰鄉集鎮向東五公里,有個山村叫“皇城”。傳說唐朝廬陵王李顯,曾在那兒住過一宿,于是“皇城”其名,便沿用至今。
皇城村本沒有城,只是一片廣袤的山地?!傲郎搅何鍡l溝”,是王錫國對皇城村地貌的形象描述。
王錫國,來自縣工商聯,在皇城村任扶貧書記已近六年,他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2015年7月,王錫國初來皇城任職時,就駐扎在當時的村委會,房子多處裂縫,屋頂嚴重漏水,墻體一片潮濕。貫穿村里的唯一村路,三米多寬,坑坑凹凹,曲曲折折。村民居住條件差,80%的農戶存在飲水困難。村里沒有致富產業,青壯年只能依靠外出務工,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因為村里各項工作落后于全鄉,村黨支部被定為全鄉“軟弱渙散”黨組織,并上報縣委組織部,作為整頓對象。
面對皇城村現狀,王錫國壓力巨大。如何讓該村按期實現脫貧目標?
調查、走訪、座談,王錫國花了近兩個月時間。針對皇城村實際,他厘清思路,帶領皇城干部群眾,向著脫貧致富目標,一步步堅定前行。
抓黨建
優秀的村黨支部,是造福一方的堅強后盾。王錫國初來皇城村,村班子四人,平均年齡54歲,有半數不安心村上工作,特別是副職干部,因為沒有退休待遇,加之工資低,工作壓力大,思想動蕩不安。
針對村班子現狀,王錫國一方面強化村黨員干部政治學習,通過組織支部主題黨日、黨員民主生活會等活動,讓大家重溫入黨誓詞,學習黨章談體會,對照黨章找差距。另一方面,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選賢任能,對個別不熱愛村級工作的干部,做工作讓其離開崗位,讓群眾威信高,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人到支部任職。改組后的村支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1歲,戰斗力得到大大加強,村級各項工作,逐步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抓產業
沒有好的致富產業,致富之路就不堅實。王錫國會同村支兩委,請來農業專家,對皇城村土壤結構、氣候條件、周邊市場等進行分析論證,一致認為發展甜柿子,前景看好。該品種一是方便儲存,二是在本鄉及周邊鄉鎮尚未規模經營,皇城村率先發展,利于搶占市場空間。2017年秋,王錫國組織村民栽種甜柿子453畝,參與農戶107戶,有76戶貧困戶加入發展該產業。今年,皇城村甜柿子已開始掛果,進入豐產期,每畝年收入可實現5000元以上。
至2020年,皇城村已建成500畝甜柿子、500畝金銀花、27·4萬棒香菇為主的三大產業基地,其產業效益,實現了長短結合,優勢互補。
抓民生
6年前,皇城村沒有任何規范的引水設施,全村236戶791人,普遍存在人畜飲水困難。解決村民飲水難,已迫在眉睫。王錫國到任不久,便帶領村支兩委干部,翻山越嶺,實地查勘,確定水源,先后建成了沙場、大樹椏、喬兒溝、屋場坪、高家窩子等8處引水工程,使全村群眾都用上了安全、潔凈的自來水。在解決群眾飲水問題的同時,王錫國積極向上級爭取交通建設項目資金,新修、擴修通村水泥路12·2公里,使全村群眾出行不再難。
在王錫國帶領下,6年來,皇城村完成貧困戶易地搬遷37戶85人,危房改造54戶211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4戶358人,已順利實現整體脫貧。
王錫國在湖北省竹山縣文峰鄉皇城村。
湖北省竹山縣文峰鄉皇城村全景。
皇城村燕子溝食用菌出菇大棚扶貧基地。
王錫國在皇城村甜柿子基地了解掛果情況。
王錫國(右一)在看望二組貧困戶毛叢梅母子。(資料圖片)
王錫國(中)在二組貧困戶萬日金家了解生豬養殖情況。(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王錫國(右)為五組貧困戶胡春枝,送生活物資。(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