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農村振興過程中,江蘇徐州市銅山區何橋鎮土樓村黨組織書記張新東,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情懷和使命擔當,擔任黨支部書記2年來,認真履行支部書記工作職責,帶領“兩委”班子成員真抓實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翻開張新東的簡歷,無非就那么簡短的幾個數字:1997年至1999年任職鎮計生辦;1999年至2016年任土樓村副主任;2016年至2019年任土樓村主任;2019年至今任該村黨支部書記,簡短的數字背后是他難忘的經歷和艱辛的付出,更是他選擇農村、扎根農村的最好見證。
心系群眾的“知心人”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張新東履職盡責。在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迅速召集兩委干部傳達區鎮會議精神,全村立即進入了戰時狀態。張新東一直堅守工作一線,天天下組督導檢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明確要求各村民小組:一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排查到位;二要把網織密,把口扎實,內防輸入、外防輸出;三要嚴格審查,嚴格時限,居家隔離,妥善安排。在他的帶領下,全村上下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難。
疾風知勁草,危難顯擔當。在急難險重的時刻,張新東總是第一個沖鋒在前。每天早出晚歸,始終秉持守土有責、守土必盡責的信念。工作中,張新東牽掛的是各卡點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們。他深深懂得,戰士首先并不僅僅是用來犧牲的,更應該是用來保住陣地的。只有有效的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的防御敵人。他不止一次地申明自己的觀點,所以,每次開會,他都不停地囑咐執勤的干部群眾千萬要做好自我防護。張新東關心關愛村內弱勢群體,對愛心人士捐獻的防疫物資,張新東和村組干部為其上門送口罩和生活用品,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張新東帶領村兩委在疫情期間值班,圖左二
做服務群眾的“貼心人”
2020年以來,張新東帶領村兩委干部及全村群眾,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組織實施。張新東為了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每天起早貪黑,積極奉獻自己的力量。做好發動群眾工作,加大工作宣傳引導力度,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群眾自發加入到提升人居環境的活動中,大力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宣傳,讓群眾參與,尊重群眾意愿,讓群眾滿意。
在張新東的帶領下,土樓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硬化主干道4條,2萬多平方米,鋪設田間生產便道1500多米,排水溝8000米,清理河道750米,坑塘垃圾3處1000多噸,村路兩旁植樹600棵,安裝太陽能板路燈70多盞,建設小公園4處,改廁率達到100%,建設高標準公廁5座,在何橋鎮樹立了人居環境整治典型,到土樓村觀摩人數超過1000人次。
張新東到黨員中心戶的大棚里查看蒜苗長勢,今年的大棚蒜苗畝均收入1.8萬元。
做農業產調的“帶頭人”
土樓村有耕地3347畝,620戶村民2450多口人。一直以來,村民主要種植大田作物維持生計,一年忙到頭也只能略有節余。如何改變土樓村的面貌?土樓要發展,出路在那里?張新東在苦苦地思考著,也在艱難地探尋著……
經過反復地思考、探索,張新東覺得應該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變不利的地理因素為發展致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甘蔗、大蒜、蔬菜種植等產業,走出一條農村發展增收的新路子。說干就干,在張新東的帶領下,土樓村的農業產調初見成效。立項新建2個100多畝的甘蔗園和蔬菜園,新擴大蒜面積1000多畝,目前,村民的收入在逐年增加,村民的日子也一天天變得富裕。
“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張新東堅守著這一信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實踐當選支部書記時許下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