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縣廟街鎮總人口6.58萬余人,是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地區、半山半壩農業鎮。今年2月以來,全鎮晴熱少雨、山箐來水枯竭,旱情持續發展,面對日益嚴峻的人飲供需矛盾,廟街鎮黨委、政府在充分做好節水宣傳、水源調度和抗旱應急拉水送水儲水基礎上,積極抗旱自救,協調爭取、整合中央自然災害救災(抗旱)資金、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幫扶資金實施了總投資252.4萬元的抗旱保供水項目,解群眾“燃眉之渴”,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用水難問題。
西水東調,一池清水系起兩地深情
“沒有水,水炒洋芋只能用油炒”,出去下館子的小韓順手就將照片拍給了廟街鎮分管水務人員。面對廟街集鎮和盟石村上萬民群眾“渴水”問題,在多次實地踏勘論證后,縣鎮兩級投入180萬元,火速上馬實施了廟街鎮2021年西水東調應急工程,從坐落于廟街集鎮以西的小一型大石板水庫取水(總庫容190.1萬立方),架設11.55公里DN100熱鍍鋅鋼管引水供給廟街集鎮,不僅盤活了大石板水庫富余水資源,有效緩解了兄弟村人飲困難,還通過“有償”送水,每年預計可增加村集體收入4.32萬元。
全面排查,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從4月30日起全面開展拉網式全覆蓋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大排查行動,通過兩個星期不懈努力,全鎮18865戶群眾飲水安全保障情況已全部摸清。針對存在的部分地區季節性缺水問題,積極爭取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幫扶資金63.4萬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抗旱)資金9萬元實施了營盤水廠人飲鞏固提升項目以及新云、營盤、盟石、新華、碧清抗旱應急項目,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重新走進廟街集鎮,廣大群眾和商戶對供水量明顯增加以及鎮黨委、政府在人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認可,“水炒洋芋”再也不用用油炒了,廟街鎮也將繼續深化拓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為民雨露在大旱之年中不斷滋潤人民群眾的幸福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