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5日
兩年多前,我來到江西省上高縣錦江鎮鐘家渡村擔任第一書記。剛到村里頭一回“當家”,就碰了一鼻子灰。第一次開黨員大會只來了兩個人,還是一老帶一小。
通過深入走訪,我發現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剩下獨居老人、留守兒童較多,這是造成物質貧困和精神貧困的重要原因。經過深思熟慮,我們決定實施“引雁歸巢”計劃,通過打造適宜的人居環境,吸引青年回鄉創業。比如,村里信號差,我們就聯系通信管理局,為離村最近的基站加設信號增強設備;村里上網貴,我們和通信公司簽訂整村打包合作協議,大幅降低村民的上網費用……
配足了“硬件”,還得琢磨出相配套的“軟件”。在村里2019年新春晚會上,我們特意請來了許多年輕的文藝工作者,氣氛熱烈、人氣爆棚,許多身在外地的年輕人通過直播就能看到家鄉的新面貌,增添了回鄉創業的動力。針對村小師資水平低、教學條件差等問題,我們配置了正規校車,統一接送全村三年級以下的兒童到縣城中心小學和雙語幼兒園讀書,讓村里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也給村里的年輕父母解除了后顧之憂。
功夫不負有心人,身邊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村子也形成了干事創業的氛圍。今天的村子,高山油茶種養合作社、有機農業合作聯社、洗車養護中心等創業項目紛紛落地。每一個項目的帶頭人,都是在該領域有經驗有特長的有為青年,許多之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都返鄉。有村民說,“給自己的孩子打工,心里踏實!”
在鐘家渡村村口,一條醒目標語映入眼簾:“與其讓鄉愁無處安放,不如讓奮斗的青春沾點泥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讓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年輕人擁有廣闊的舞臺,美麗繁榮的家鄉近在眼前。
來源:鄉村干部報
作者:江西省上高縣錦江鎮鐘家渡村第一書記 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