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田鄉西溝村,57歲的黃曉峰正忙著生火做飯,他樂呵呵地說:“今天吃豆腐,這些豆腐都是我今天早上做的的,拿了一部分到街上賣,留下的自己吃。”黃曉峰妻子患有腦出血后遺癥,照顧生病的妻子,維系全家人的生活,這沉甸甸的擔子都落在黃曉峰的肩膀上。
在黃曉峰最困難的時候,西溝村“兩委”和駐村干部多次到他家進行走訪,經過精準識別研判,2015年黃曉峰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黃曉峰通過資產收益分紅每年能收益2500元,他主動申請當上了村里的護林員,每年又可增加收入1萬元左右。作為家里的頂梁柱,黃曉峰心想,不能只依靠政府幫扶,要用自己的雙手努力打拼來撐起這個家。
2016年他苦心摸索開始制作豆腐,因照顧生病的妻子,黃曉峰每天做的豆腐數量有限,但是平均下來每天能賣50元,豆腐渣還能喂豬、喂雞,豆腐已成為黃曉峰一家脫貧致富的“法寶”。
“在西溝村,黃曉峰曾經是村里脫貧的“包袱”。 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西溝村第一書記魏科軍說到。
今年黃曉峰通過530貸款買了20只羊,預計2020年底收入10000元。通過自己的努力,黃曉峰一家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聲中,在黨的好政策下,自強自立、不等不靠、吃苦耐勞,如今已經穩定脫貧,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勵志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