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吳偉被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南山臺電灌站選派到永康鎮永樂村任第一書記,接到這一任命,著實讓從未有過村級管理經驗的吳偉開始心里“打顫”,如何帶領貧困戶脫貧摘帽?如何找準路子帶領群眾致富……帶著各種疑惑的他踏上了“新征程”。
找準貧困群眾致貧原因是關鍵,為掌握建檔立卡戶第一手資料,初到永樂村第一天,他便開始走訪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65戶常住一般戶。有時群眾不在家,他便跑到果園、圈舍、農地里,與群眾聊天,和他們一同干活勞作,及時全面掌握他們的收入來源、身體狀況、家庭成員、致貧原因等基本狀況,為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奠定基礎。
走訪入戶建檔立卡戶
發展經果林,結出“致富果”
永樂村是原中衛縣2008年實施的縣內移民村,為永康鎮重點貧困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積5800畝。通過走訪調研,吳偉認識到,要想脫貧,必須抓好永樂村的經果林產業,充分調動群眾種植的積極性,讓經果林成為“致富樹”,結出“致富果”。勞動力、耕地、果樹…該有的都有了,可是,產量就是上不去,這可難壞了吳偉。
他“跑上跑下”組織群眾,聯系農業專家,邀請蘋果種植的科技指導員和“三區人才”到村里授課,為種植戶講解蘋果種植知識,推廣新品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弄懂弄清蘋果種植的“彎彎道道”,他成了“趕集書記”,跟著“土專家”、跟著“遠程教育平臺”學,哪里辦蘋果種植的培訓班,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沒兩年,永樂村蘋果種植戶便掌握了高接換頭、起壟覆膜、林下生草、交替控管等新技術,果園管理水平提升了,蘋果的產量也增高了。2019年,永樂村群眾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年,以前“只投入、無收益”的局面得到了扭轉。
蘋果大豐收
“互聯網+電商”模式,開啟致富新渠道
考慮到周邊的村也都在積極發展經果林產業,加之經果林易受自然災害影響,抗風險能力弱。吳偉又開始“苦”想發展渠道,不能靠、不能等,要轉變思想意識,主動出擊尋找發展的“新路子”,讓群眾致富渠道“多起來”,他又認真謀劃起來。
說干就干!吳偉借助互聯網,團結村“兩委”,以打通“農產品進城”和“網絡商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為目標,著力實施“電商進農村,黨建助脫貧”戰略,促使農村黨組織帶頭人、致富帶頭人緊密抱團、融合發展,創建“兩個帶頭人+一位智多星”村級服務型黨組織,開創“觸電通商”脫貧富民新模式,創建了沙坡頭區第一家農村電商服務站,月平均交易額上萬元,使永樂村群眾第一次感受到了農特產品線上銷售的便利、高效和良好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他還引導群眾樹立商標意識,積極鼓勵群眾為村里的農產品辦“身份證”,注冊了“沙坡紅”“東西臺子”“眾聯杞苑”“徐老四”等商標,逐步樹立自己的品牌。2019年,永樂村電商服務站在一畝田、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銷售蘋果、枸杞、蜂蜜等農特產品360噸,銷售額突破150萬元,帶動建檔立卡戶就業20人,人均勞務收入增加了5000元。
“徐老四”牌蜂蜜
真心為民,做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心骨”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為充分發揮支部引領、黨員示范作用,吳偉團結村“兩委”,教育引導黨員群眾聽黨話、感恩黨、跟黨走,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帶領全村20余名黨員深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一對一、多對一幫扶,積極動員“兩個帶頭人”傳授脫貧致富經驗、進行產業技術指導,著力增強農村黨員帶頭脫貧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脫貧致富的自覺性,著力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為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服務。
在吳偉的積極協調下,永樂村爭取各類項目資金398萬元,打造民宿15家,正在建設游客接待中心1座,為鄉村旅游發展打開“希望門”。2019年年底,永樂村已脫貧39戶132人,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識別之初的 1976元增長到1.34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3500元增長到1.45萬元。貧困發生率由識別之初的5.7%下降至0.17%,全村“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全部實現!
正在建設的游客接待中心
3年來,他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像牢記當初入黨的誓言一樣,每天默默奉獻著自己的辛勤汗水。他說:“今年,一定會帶領群眾闖出一條致富新途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把永樂村的貧困發生率降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