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下派到自貢市富順縣萬壽鎮蓮花村擔任第一書記的牟小加,在萬壽鎮組織舉行“冬季暖心購農產品”活動。他接到單位購買農副產品訂單后,即刻聯系本村貧困戶并向他們采購農副產品。此次購買活動采取由第一書記代購代銷、不議價模式,共計銷售農副產品約3500元,有效解決了貧困戶農副產品滯銷難題,增加了貧困戶的實際收入。
2017年以來,依托“第一書記”這一平臺,萬壽鎮有機結合扶貧工作,積極動員轄區內的所有第一書記參與代銷代購推廣活動,實實在在幫助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
該鎮青山村是典型的川南丘區“插花式”貧困村,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貧困戶勤勞發展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由于市場信息缺乏、自產自銷、價格與市場脫節導致滯銷。針對這一現狀,村第一書記與駐村工作組結合自身身份特點,大膽嘗試以“共享思維”為主旨的“互聯網+精準扶貧”“扶貧+公益”等新型扶貧模式,在已有農村電商平臺的基礎上,2017年7月通過“微店”APP平臺,創建“青山好貨”公益微店。微店采用“貧困戶散養+貧困戶收集+駐村工作組宣傳+駐村干部免費送貨”的形式,就是不人為破壞原有生態飼養模式,聯系農技員進行技術指導;通過農民夜校平臺,挑選有銷售經驗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收發貨業務培訓;由第一書記帶頭,駐村工作組全體動員,不斷向貧困戶及非貧困戶宣傳公益微店平臺,在思想層面打消農戶對網絡銷售的顧慮;利用自身每周往返市區的便利條件,在富順城區、沿灘城區和自貢市區內免費送貨到家,解決物流到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直接提升了貧困戶發展熱情,有效促進了全村農副產業的發展?,F全村僅網絡銷售平臺已達到月均5000余元銷售額,其中家禽整體銷售金額較去年同期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現在的政府服務太周到了,我們不出門就能賣掉家中的雞鴨,一點都不愁賣不出去。我打算還要增加養殖數量,把鄰居們也組織起來一起發家致富……”青山村貧困戶鄒述方高興地說。
四川鹽業地質鉆井大隊副大隊長曾虹通過“青山好貨”微店下單,一次性訂購了100個土雞蛋。據她說,以前在網上買了幾次雞蛋,味道都不是很好,也擔心是飼料雞蛋,索性就不在網上買了。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她在“青山好貨”微店上買的東西全是綠色無公害食品,每逢周末還帶上家人和朋友到農戶家里認購,體驗了一番鄉村認購的樂趣,既買到了放心食品,又順便到萬壽鎮青山嶺國家森林公園游玩,一舉兩得。
萬壽鎮這樣的新型“扶貧模式”,不僅減少了貧困戶往返集市的麻煩,還大大提高了銷售成功率,增加了貧困戶收入,進一步提升了困難群眾自力脫貧的信心和勇氣。目前,這一脫貧攻堅新經驗正在全縣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