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務中心是近年來全國農村新興的一種服務農民,服務農業,服務農村地方組織機構。結合農村發展趨勢,往日的分散式辦公無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建設便民服務中心是改革的方向、是群眾的要求、是發展的需要,是鄉鎮政府的一場自我革命。也是對政府職能定位的一次大調整,創新了服務模式,規范了服務行為,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
2020年3月底,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出臺《鹽亭縣鄉鎮、街道便民服務運行方案》正式進行實施。此方案按照政務服務“三集中、三到位”要求,通過推進便民服務中心(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整合政務服務資源,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推進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便民服務事項向基層辦事網點延伸,增強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站)的辦事功能,推進企業、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
縣轄區內各鄉鎮立即對便民服務中心(站)進行全方位的改造。通過推進便民服中心(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適應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后的鄉鎮工作特點及便民服務需要,在服務保障群眾需求上有更大作為。一是懸掛便民服務制度牌。將便民服務中心(站)辦理事項目錄全部上墻。讓辦理流程一目了然,群眾能夠對照所辦事項,清楚服務方式、辦理范圍及辦理時限。二是通過張貼工作人員形象宣傳欄、懸掛綜合窗口服務牌。明確具體服務事項,讓群眾能夠找準窗口,一對一的進行業務辦理。有效地維護大廳秩序,提高辦理效率,確保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開展。三是人員配備合理,做到服務不減人。以原負責相關業務的同志為基礎,選派業務工作更強,辦事效率更高的同志坐崗便民服務窗口。同時針對便民服務站,經當地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安排熟悉當地情況、業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落實便民服務工作,確保服務質量不減、服務設施不撤,實現群眾辦事“就近辦”。四是建立服務反饋機制。在便民服務中心(站)放置“意見建議薄”,群眾可以填寫對辦事過程中的任何意見建議。工作人員針對反饋意見建議,填寫整改處理辦法,完成所提意見建議的“銷號”工作。使得便民服務工作持續廉潔高效運轉,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