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區巴拉素鎮將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動實踐,采取“建強組織堡壘、健全制度措施、深化產改自查、學教結合抓培訓、強化示范帶動”五項措施聯動、步步為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積累薄弱,無錢辦事” 的矛盾,助推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
建強組織堡壘,提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戰斗力。鎮黨委始終把“抓黨建”作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工作和根本保障,堅持抓班子、帶隊伍、促工作。持續優化村級班子整體結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制度,11個村黨支部書記“一肩挑”村主任100%,村黨支部書記“一肩挑”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長90%;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力開展黨支部“星級創建、追趕超越”專項活動,強化村級負責人“領頭雁”職責使命,鞏固討討灘村、大順店村區級五星黨支部,整治軟弱渙散村黨組織1個,精心打造元大灘、討忽兔、大旭呂、白城臺4個四星級黨支部,引導農村黨員牢記初心使命,提高政治站位,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培養村級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22名,村級后備干部32人,積蓄發展動能。
健全制度措施,鞏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約束力。健全制度措施,嚴格制度管人管事,強化“責任”落實。結合實際,制定《巴拉素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巴拉素鎮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三資”管理制度》,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巴拉素鎮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土地流轉的通知》,常態化開展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清產核資和審計工作,規范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財務報賬程序,并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制度約束力,凈化發展環境。堅持定期研判分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面臨的難題和困難,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深化產改自查,夯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穩定力。
成立巴拉素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自查工作領導小組,通過組織座談、召開專題會議、實地走訪、查閱資料、逐村逐條自查等方式,累計整改村集體經濟在制度建設、經營管理、產業發展3個方面7條問題,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進一步清晰、權責進一步明確,農戶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保護,為進一步盤活伙場盤子、集體機動地等資產資源創造了穩定的農村社會環境。截止目前,全鎮11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完成“一戶一田”整合45783.5畝,共設置人口股、林地股、機動股及資產股,人口股、光伏股、耕地股1630516股。
學教結合抓培訓,凝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向心力。
依托全區“十萬農民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以農村基層組織班子成員、農村黨員、中青年農民群體及新型職業農民為培訓重點,因需施教推動農村教育培訓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按照“需要什么學什么”的原則,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優質農產品種養技術、飼草栽培、產業扶持獎補政策、新時代農民職業素養等專業培訓。3月4日下午,在春季農時關鍵節點,巴拉素鎮鎮長馬皓在討討灘村委會院內召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座談會,和50多民農民相對而坐,暢談大漠設施蔬菜和湖羊養殖產業發展。4月24日,巴拉素鎮邀請區畜牧和農技專家為150多名農民就設施蔬菜種植及畜牧養殖技術進行專題培訓知識,為農民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該鎮還積極開展拉練觀摩、成功經驗借鑒推廣等活動,搭建學習交流平臺。4月28日,該鎮組織鎮村干部、人大代表、種養殖大戶對全鎮飼草種植、設施蔬菜產業進行現場觀摩學習,進一步匯集了群眾產業發展的向心力。
精準施策扶持,增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示范力。
按照“一村一策”的發展原則,將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建設業績好、農村群眾反映好、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好的村優先納入扶持范圍,形成強村帶弱村,共同發展壯大的良好局面,全面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開展“集體經濟破零”專項行動,申報中央財政扶持項目50萬元在討討灘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建設滴灌帶加工廠,預計8月份完成調試運營;開展“湖羊養殖破零”專項行動,5月27日和陜西新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簽約萬只湖羊養殖項目,配套發展優質飼草產業,帶動農戶持續穩定增收;開展“設施蔬菜規模化種植破零”專項行動,在討討灘建設蔬菜大棚50棚,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運營模式將小農戶與大市場連接起來,助推農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