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瑞(左)住院期間了解在銀川工作的老鄉信息。
7日下午,寧夏西吉縣偏城鄉下堡村。記者見到鄉黨委書記馬紹瑞時,發現他說話聲音嘶啞。沒想到第二天聯系采訪時,他人已在醫院。
這是馬紹瑞今年因為聲帶手術二度入院。
第一次住院是4月底。此前,他一直以為講話障礙是因為疫情防控時說話過多,加上入戶走訪頻繁引發咽喉炎,吃點藥就沒事了。直等到咽口水都疼,才不得不去銀川市的醫院檢查,確診為聲帶長了息肉,且腫大糜爛,醫生要求立即住院手術。術后只在醫院躺了一天,他就執意要出院。醫生提醒他,2個月后再復查,并盡量少說話多休息。否則息肉會復發增生,二次手術難度加大。
馬紹瑞沒想到,兩個月還沒到,又被要求住院治療。“這次是因為一早起來嗓子發不出聲了,只能提前復查,醫生檢查后說,必須立即住院治療。”馬紹瑞通過微信告訴記者。
脫貧攻堅工作處于關鍵期,馬紹瑞手頭許多事放不下、拖不得。按照縣里的工作部署,6月份偏城鄉要完成戶籍在冊但長期在外居住人員的信息登記,涉及1300戶。
為了不耽誤工作進度,8日下午做好入院檢查后,馬紹瑞就跟鄉長聯系,安排好相關工作,并對鄉長說,“我住院期間,可以帶隊推進在銀川市工作的本鄉戶籍人員的信息登記。”
9日起,馬紹瑞上午在醫院掛水,下午便帶著村干部們驅車走訪,逐人進行信息登記。醫生要求一天做三次霧化,他自己買了個便攜式霧化器隨身帶著,說話不方便,就通過微信群和同行的村干部溝通。
就這樣,馬紹瑞帶著17個村的干部,每天前往在銀川常住的、偏城老鄉家走訪,一戶一檔,登記脫貧進度信息,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到醫院。雖然辛苦,但無一例外地受到被訪戶的熱情接待和積極配合,這讓馬紹瑞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