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石北鄉西黃巖村工作隊長張宏才帶領村集體發展養羊產業,建成標準化羊棚1600平方米,養羊1200只,村集體年收入從2015年的不足2萬元,增長到了現在的20萬元,同時帶動貧困戶增收達到7000元以上,實現了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雙翻番”。
“扶貧先扶志,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要依托產業發展,徹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讓每一個貧困戶都能看到希望。”這是工作隊長張宏才常掛在嘴邊的話。
石北鄉東黃巖村自然資源匱乏,缺少特色產業、缺少基礎設施、缺少致富帶頭人……傳統的種植業讓1000多畝耕地只能靠天收獲。自2016年省供銷合作社扶貧工作隊駐村以來,隊長張宏才帶領隊員們反復做市場調查、測算效益,逐戶深入貧困戶家中征求意見,多次召開貧困戶大會,經過多方努力籌集到扶貧專項資金、扶貧單位捐贈資金,先后在幫扶過的石北鄉樓則峪、東黃巖村,豐州鎮馬牧村、書社村分別發展起養豬、養羊、養雞和光伏發電脫貧產業。
近日,張宏才更是覺得有些忙不過來,他把自己財務工作上的精打細算運用到了扶貧工作中,他說:“我們要給自己戴上緊箍咒,我們做的項目既要對國家負責,也要對貧困戶負責”。自從2018年5月調整到石北鄉西黃巖村后,他瞄準養羊產業市場需求,運用集體與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養羊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養羊產業,建成標準化羊棚1600平方米,養羊1200只。做了甲狀腺癌手術身體本來就虛弱的他,每天早晨六點鐘還要起床打掃羊舍、喂羊,學習各種新的養羊知識。“新進圈的700只羊羔正在觀察期,要隨時注意每只羊羔的情況;今年準備出欄2000只羊,要趕快和沁源、榆社提供羊羔的客戶聯系……”自此,處長變“羊倌”,他邊學邊干邊示范,不僅吸納村內部分貧困戶就業,帶動貧困戶增收達到7000元以上,同時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實現了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雙翻番”。
不僅如此,張宏才對貧困戶的事情也非常上心:為罹患胃癌的貧困戶籌集捐款、報銷醫藥費;幫助發生車禍的貧困戶爭取法律援助打贏官司獲得賠償;申請危房改造資金,幫特困戶建起新房;協調幫扶單位為貧困學生捐錢捐書捐物;家訪途中遇到群眾收玉米,二話不說擼起袖子一腳跨到地里就幫忙干活兒……一件件小事,戳中了老百姓的“心窩子”,不僅讓老百姓看見了張宏才的真情付出,也讓張宏才走“進”了老百姓的“心尖上”。
4年來,他走街串戶察民意,用心用情辦實事,聚焦脫貧攻堅,開出對癥“藥方”,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用實干贏得了群眾的贊譽。他常說:只有沉入村頭、地頭、炕頭,才能真正走進扶貧對象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