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進入農歷2月份以來,北斗鄉梅花村鍋圈山小組的茶穩陳和妻子就一直忙碌在自家種的30多畝樹頭菜地里,管理、采摘、銷售……茶穩陳說“今年的樹頭菜受疫情影響價格不是很好,但產量比往年高,因現在忙不過來到市場上銷售,都是批發給人家,現賣菜收入16000多元,估計還可以再采摘半個月左右,預計純收入可達2萬多元。”茶穩陳2014年被評為村里的建檔立卡戶,2015年積極響應號召,把家里的地都種上了樹頭菜,2017年成功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光榮脫貧。他表示:“樹頭菜地里還套種了核桃、櫻桃、金雀花,季季有活計、天天有收入,過好日子沒有問題。”
梅花村鍋圈山村民小組距永平縣城9公里,海拔2100多米。這是一個有著27戶人家的村落,這些年來,村民們都靠著種植樹頭菜發家致富。
“我覺得我學習的專業在這里更能發揮作用,也想為家鄉發展做一點事。”茶紹鋮是一名畢業于西南林業大學農學專業的80后大學生,2014年,他看準了樹頭菜的市場,毅然放棄在園藝公司的高薪職業,回家扎進地里種植了40多畝的樹頭菜,“病蟲害如何防治,如何除草松土,什么時候修枝打杈是有講究的,這是一門科學技術。”他改變了村民們傳統的天種天養的方式,采取科學化管理和種植,收成最好一年可達5萬多元,下步他想帶動村民們在規模連片種植、科學管理、質量提升、向外銷售上多下功夫,帶領村民們一起致富。
“梅花村樹頭菜由于品種和地理位置優勢,比其他地方上市要早1個月,品質好,不愁銷路,現主要銷往昆明、大理、保山等地,價格最好的時候可以賣到25元一市斤。”梅花村黨總支部書記茶紹鋒介紹到,他是“梅花村樹頭菜人工種植領頭人”,2001年部隊退伍返鄉置業的他看到樹頭菜的發展價值,動員黨員、村民種植樹頭菜,讓樹頭菜由天然野生變成人工種植、由葉子變成票子。
近年來,梅花村黨總支部,依托扶貧產業發展,在擴大種植規模上下好功夫,成立了梅花村樹頭菜專業合作社,通過“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發展模式,全村樹頭菜種植面積突破1500多畝,種植農戶達162戶,每年增收120多萬元。同時通過強化科技合作,在提升質量、產品保鮮和研發上做好文章,梅花村樹頭菜2019年獲有機食品認證,2020年與云南森茂進出口食品有限公司簽訂800萬元的訂單合同,樹頭菜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