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市將服務社區居民作為社區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盯社區工作者這一主體力量,通過建強社區“紅色隊伍”不斷提升便民服務工作實效。
兩班輪崗,便民服務“不打烊”。針對社區居民上班時間與社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工作時間重合,居民辦理業務不便的問題。在14個城市社區推行兩班輪崗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上班時間從原來的8小時延長至13.5小時(早8:00至晚9:30),社區工作者分兩班值守,便于社區上班族、外來務工人員等能在自己工作時間之外到社區辦理各項業務,確保便民服務“不打烊”。
充實人員,服務力量“不斷檔”。針對實行兩班輪崗制后,社區工作人員任務加重、人手不足的問題,采取從機關下派一批、特設崗位聘用一批、社會熱心人士吸收一批等方式,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今年以來,從市直機關選派12名年輕干部到社區掛職鍛煉1年,下派西部志愿者5名,從大學畢業生中招聘30名公益性崗位人員充實社區工作力量,實現社區工作人員由原來的5名增加到現在的6-10名,確保社區服務力量不因兩班輪崗出現“斷檔”。
提升素質,服務能力“不掉線”。著重在培訓提能上用力,舉辦彌勒市2020年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社區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及經驗豐富的社區工作者為168名社區干部作專題輔導培訓;選派6名年輕社區干部到外縣市先進社區掛職鍛煉3個月,探索推進社區干部異地培養成長;選派10名干部參加“彌瀘一體化”聯合培訓活動,赴上海學習城市基層黨建和社區工作先進經驗,通過強化教育培訓著力推動社區干部轉觀念、轉角色、轉方法,提升社區干部的履職能力和水平,確保社區干部服務群眾能力“不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