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對基層黨建工作怎么搞,總是不得要領;現在,有智囊團來幫助我們,開展黨建思路更清晰了。”永福縣廣福鄉矮嶺村黨委書記潘建平說。潘建平口中的智囊團,指的是該縣制定的組工干部聯系點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培養專業型組工干部,該縣成立黨建智囊團。據介紹,黨建智囊團模式推行“1+N+3”指導模式,即1個智囊團,N個縣委組織部組工干部、優秀黨務工作者、鄉鎮分管組織工作黨委委員擔任成員,并根據基層重點黨建任務設置3個分團,分別是黨的政治建設智囊分團、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智囊分團、基層組織建設智囊分團。目前,智囊團已吸納30余名業務精干、作風扎實的基層黨務工作者加入。
大石村原來支部生活軟弱渙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狹窄。去年3月,黨建智囊團與大石村結成對子,為該村黨建工作提出意見:要加強村委樓建設,豐富活動載體,增強黨員活力。今年1月,大石村黨員已經搬進410平方米的村委樓,“六室一中心”、綜合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等設施一應俱全,組織生活可正常開展。在永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智囊團的幫助下,龍江鄉興隆村推動形成“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帶動經濟發展;百壽鎮白果村探索實施“四微”服務群眾工作法,密切干群黨群關系;廣福鄉馬陂村探索“代種代養”模式,去年,村合作社籌資7.8萬元,購買貧困群眾土雞3600羽,助力脫貧攻堅。
在加強重點指導的同時,該縣還注重建章立制、全程服務,編印《黨建智囊團操作規程》,建立問題反饋回執單、整改目標清單、整改結果公示單的全流程指導體系,明確了“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的操作規范和具體要求,各智囊團每季度深入所聯系鄉鎮黨組織不少于5次;推行“互聯網+”指導模式,依托黨建工作全程紀實系統,智囊團可與基層黨組織實現無縫對接,使用手機APP即可實現實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