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充分發揮黨建龍頭作用,實施以“建強基層組織、真心服務群眾、攜手助力脫貧”為主要內容的暖心工程,建強了支部、育好了帶頭人、凝聚了群眾力量,脫貧成效明顯。
選優“頭雁”帶好隊伍。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崗位職業化管理,建立選拔任用、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監督考核管理體系。堅持“20字”好干部、民族地區“三個特別”政治標準,選派272名能力強、素質硬、愛基層、愛百姓的領導干部到維穩重點村、深度貧困村任第一書記。重點培養1000余名后備干部入庫,近兩年幫助發展農牧民黨員1078人,選拔206名返鄉大學生充實到村任黨支部書記,提高報酬,激發他們在脫貧攻堅中干事創業的活力。
真心真情服務群眾。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黨員干部與3.2萬貧困戶結親全覆蓋,推動“五同、五送、五推動”,3.8萬余名干部下沉一線、入戶住戶,走訪基層群眾201.4萬人次,為群眾宣講脫貧政策、謀劃致富良方,為困難群眾捐款近3300萬元,解決各類困難9.5萬件,辦好事實事43萬余件。黨組織成了群眾的溫馨之家,黨員干部成了群眾貼心人。
多點開花聚力脫貧。在全州分類培訓送技能,推廣“惠民政策+技能培訓+務工機會”一條龍政策服務,為1800余名村里的“土專家”開辦烹飪、美發、砌筑工等各類技術培訓40期,1419人取得初級資格證,有效激活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借力援疆資源,開展江蘇——克州村鎮結對助力脫貧,引進20名江西非公有制企業家任貧困村“名譽村長”,在群眾家門口創建衛星工廠、合作社,開發民俗文化旅游,引進旅游公司開發314G沿線的民俗旅游資源,壯大產業致富基礎。 (圖文由克州黨委組織部吳丹、劉登供稿)
持續開展干部作風大整頓專項行動,引導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圖為2018年5月,阿克陶縣巴仁鄉古勒巴格村駐村干部和黨員干部奮力抗洪搶險。
阿圖什市哈拉峻鄉歐吐拉哈拉峻村干部和第一書記為貧困學生頒發助學金,鼓勵其完成學業。
阿克陶縣喀熱開其克鄉比納木村村干部幫貧困戶建設富民安居房。
村黨組織和駐村工作隊積極引進特色林果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圖為阿圖什市阿扎克鄉葡萄種植戶喜獲豐收。
駐村干部與結對戶慶祝結親兩周年,分享親手制作的蛋糕。
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根本,組織開展各類務工培訓,讓貧困群眾掌握技能。
大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黨員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交流交融中促進民族團結。圖為駐村干部幫老人梳洗頭發。
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黨委依托地理環境優勢,建造了牧民氈房,開發旅游項目,拓寬牧民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