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清晨,天空中還飄著細雨,一輛載著39名縣鄉組工干部的大巴車馳騁在206國道上,奔赴于本月度的黨建觀摩點峙灘鎮。這樣每月一次的黨建觀摩會一直堅持了兩年,相同的目的、一樣的“乘客”,但“終點站”卻從不相同。兩年來,江西浮梁縣委組織部立足“結合實際、發揮實效”兩個原則,利用每月黨建觀摩乘車時間搭建多維度學習平臺,在創新工作方法、運用碎片時間上下功夫,發揚釘釘子精神,“大巴開到哪、課堂就設在哪、黨課就上到哪”,被組工干部親切的稱為流動的“大巴黨校”。
用紅歌提振精神、鼓舞干勁
初春的早晨,大家還有些倦意,但隨著“風在吼、馬在嘯”合唱聲響起,“大巴黨校”再次拉開帷幕。起初,這些平時工作中嚴謹細致的組工干部還有些羞澀,只見張嘴不見出聲,但漸漸的被周圍氣氛所感染,不再介意是否走調,跟著旋律、打著節拍放聲歌唱,氣氛瞬間就被推向了高潮,一首耳熟能詳的紅色歌曲唱出了組工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和風采,更唱燃了組工干部“講政治、重品行、作表率”的決心和斗志。
講述身邊故事和最熱門時事
說到正在召開的“兩會”,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年里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最要的事情之一。但說到“兩會”具體含義、代表委員如何選出來的,諸如此類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部分同志的知識盲區。為此,組織部黨支部書記吳昊特別從大家容易忽視的幾個方面講述了《“兩會”那些事兒》,講課人講的細致,聽課人聽的認真,時間雖短,卻填補了知識上的空缺,認識到自己學習的不足,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微課堂“厲害了”。
“扶貧路上既有艱辛、也有感動,但更多的是收獲”,浮梁縣興田鄉黨委副書記陳宗華通過平實的語言開始了自己“扶貧那些事兒”的講述,通過一些再平常不過的扶貧小事情講出了黨中央脫貧攻堅大道理,與大家分享了自己扶貧工作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故事雖短感情卻深,不禁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讓在座的各位感受到一名共產黨員且同時身為一名扶貧干部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在互動中汲取黨建養分
為檢驗組工干部日常學習成效,“大巴黨校”推陳出新,開設“黨建知識點滴學”互動問答環節,問答內容主要從學習強國平臺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以及《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制度規范中選取。活動中,大家認真思考、積極舉手、勇于發言,唯恐落于人后,呈現出你追我趕的學習態勢,更有人表示為能夠搶到答題機會激動的手心直冒汗。搶答環節活躍了氣氛、拉近了距離更增長了知識。
浮梁縣委組織部通過架設載體、豐富內容,抓小、抓碎、抓實,將“大巴黨課”、互動問答等環節抓出了實效,讓“大巴黨校”真正成為歡樂多、益處大的流動“組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