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廣西貴港市港南區“聯創”集體經濟產業黨建聯盟召開會議,深入探討優質農產品進城及城市農業品牌打造等問題,決定共同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共享銷售平臺、打通銷售渠道。
像這樣抱團發展的黨建聯盟,貴港有120個,涵蓋各類黨組織3800多個。
近年來,貴港創新建立黨建聯盟,把單位、行業和各領域黨組織聯結整合起來,逐步構建起區域統籌、條塊協同、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合力。
一招破題,滿盤皆活
“陸上找不到黨員,水上找不到組織”,一度是西江航運的老大難問題。港航企業分布散、黨員流動多,黨員管理服務如何加強?西江航運綜合黨委發起倡議,吸納市交通運輸局、珠江航務管理局、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等36個與西江、與水運有關的單位黨組織,締結盟約,成立西江航運黨建聯盟。
如今,流動黨員較多的珠三角主要裝卸港口,有了西江航運臨時黨支部;粵港澳定期直達班輪上,有了流動班輪黨支部;黨員比較分散的城區各企業,還成立城區航運聯合黨支部。一張水陸全覆蓋的組織網,使失聯黨員找到了黨組織,過上了正常的組織生活。
一招破題,滿盤皆活。針對條塊協同不力、資源整合不足等系統建設、整體建設不足問題,貴港探索由牽頭單位黨組織發起,在不改變成員單位原有屬性、組織架構、隸屬關系的前提下,平等協商成立黨建聯盟,讓行業和各領域黨組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2017年以來,全市組建行業黨建聯盟、區域黨建聯盟、兩新黨建聯盟共120個。行業黨建聯盟形成行業性的條狀共建融合,區域黨建聯盟形成區域性的塊狀共建融合,兩新組織黨建聯盟形成同心圓式的網狀共建融合。由此,城市各個角落的黨建資源形成合力,“抓一點連一串、連一片”效果漸顯。
管好“自家事”,辦好“大家事”
平臺搭起來了,如何讓成員加強溝通、發揮合力?該市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聯盟民主協商自治共治模式,確保議事有機制、干事有舞臺、溝通有橋梁、互助有渠道。
平等協商,管好“自家事”。涉及黨建聯盟的重大事項,由發起單位黨組織或成員單位提出,經發起單位黨組織審定后提交聯盟大會集體討論,形成集體決議,成員單位共同遵守并執行。
針對旅游管理秩序混亂、行業惡性競爭等問題,平南縣南雄北帝旅游黨建聯盟召開聯盟大會,11家成員單位積極溝通協商,找到了“最大公約數”。
共同行動,辦好“大家事”。圍繞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社區公益、文化體育、經濟服務等主題,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共建共創活動。
2月16日,首屆“魅力貴港·大愛無疆”大型慈善巡游行公益活動現場,衛生健康、城市管理、教育等多個黨建聯盟組織200多名黨員志愿者,分別承擔活動醫療服務、維持秩序、后勤保障等工作。“黨建聯盟”方陣、“先鋒集結號”方陣在巡游隊伍中率先亮相,成為一道獨特又靚麗的風景。
擰成“一股繩”,形成“一盤棋”
城市基層黨建如何解決資源共享不充分、利益聯接不緊密等突出問題?貴港發揮黨建聯盟作用,通過黨組織共建使城市各類組織、各類群體成為利益共同體。
黨建聯盟按照黨建引領、抱團服務、共建共享的原則,由牽頭單位黨組織發起,圍繞共同目標結盟共建,采取有分有合的形式,開展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事務共商、人才共育、制度共創、文化共興、發展共促“八個共”活動,推動區域內、行業內的各個組織共駐共建,有效將一個區域、一種行業的組織、人才、陣地等資源統抓統管起來。
市教育行業黨建聯盟把教育管理部門、公立學校、民辦學校統籌聯合起來,公立學校與民辦學校之間、教育管理部門與學校之間,在教研、師資、培訓、場地等方面多向合作、互通有無,定期舉辦教學研討會、名師課堂、技能大賽,促進優勢資源互補共用。一些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學校,迅速補齊了“短板”,全市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城市管理、自然資源、住建等黨建聯盟,在重大項目建設中整合規劃、施工、監理等單位和企業的資源和力量,在項目一線普遍成立臨時黨支部、普遍組建黨員突擊隊,發揚“大干晴天、搶干陰天、巧干雨天”精神,實現項目落地快、建設快、竣工快、見效快。
新項目建設速度不斷刷新。華奧新能源汽車項目從簽約建廠到大客車下線僅用9個月時間,騰駿新能源汽車項目不到一年就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賽爾康電子項目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竣工投產,平果鋁項目實現當月簽約當月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