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黨組織對我的關愛,為我設置了公益事業管護崗,讓我能夠為村里做貢獻,在思想上‘永不褪色’。”近日,家住全南縣城廂鎮上山村的無職黨員陳階優喜笑顏開,新上崗后,他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針對黨員結構多樣、教育管理難的問題,全南縣積極探索“多管齊下”的黨員分類管理新模式。該縣以支部為單位,結合黨員的職業、地域、年齡、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等因素,將黨員分為在職黨員、無職黨員、流動黨員、“老弱困”黨員四大類。并分別對四類黨員實施“連心工程”“紅心工程”“同心工程”“暖心工程”,為不同類型的黨員開展分類教育管理并制定相應的服務措施。
(圖為全南縣城廂鎮上山村黨支部對不同類型黨員設崗定責并進行積分制管理)
在職黨員根據村(社區)黨建工作的需要,實行入村(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管理模式,重點在服務六大攻堅戰等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架起黨群“連心橋”。依照“按需設崗、因事設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的原則,全南縣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設立調解糾紛崗、環境衛生管理崗、政策宣傳崗等崗位,切實為無職黨員干事創業、履行義務、發揮作用搭建平臺。
(圖為全南縣南逕鎮黨員干部在“鼎龍十里桃江”項目一線征地)
為使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全南縣通過“互聯網+”“一對一”管理,依托流動黨員黨組織設立人才聯絡站點,促進在外黨員主動為家鄉建設服務。針對“老弱困”黨員工作與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全南縣積極動員廣大黨員,為“老弱困”黨員提供“幫扶式”和“關愛式”精準管理服務,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此外,全南縣還結合黨性體檢與“紅黃雙線管理”方法,不斷提升黨員教育管理科學化水平。
(圖為黨員志愿者為老黨員進行免費體檢)
自2018年5月城廂鎮試點實施黨員分類管理以來,黨員的黨性意識顯著提高,更多黨員立足崗位主動參與到志愿服務、六大攻堅戰等工作中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去年底,全南縣在全縣324個黨支部全面推廣實施黨員分類管理“四心”工程,經過數月的實踐,黨員日常管理服務進一步科學化、精細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