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通過出臺政策、優化環境、創建基地、規范交易等措施,著力破解農村電商能力不足、創業服務缺位、監管缺失等問題,為農民網絡創業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生態體系,打造沭陽“支部+電商”創業升級版。
出臺扶持政策,提升發展活力。沭陽不斷優化完善扶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杠桿作用,引導和激勵民眾參與創業,提升發展活力。出臺《沭陽縣“金種子創富貸”貸款業務實施方案》,設立5000萬元創業專項扶持資金。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實施“一村一品”創業方式,推動縣、鄉、村三級創業載體和服務體系建設。
培育電商支部,引領創業熱潮。實施“支部+電商”黨建富民工程,全縣現有3527名黨員從事電商產業,將“雙帶”能力強的電商大戶選入村“兩委”,并為各村選配一名懂電商的專職副書記,在從事電商產業人員中發展黨員600余名。堅持把黨員培育成電商,把電商培育成黨員,把黨員電商培育成“紅色電商達人”,先后培養黨員電商1200余人。每年結合“七一”表彰,評選10名“紅色電商達人”,充分發揮黨員電商示范作用,引領農村網絡創業熱潮。
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創業環境。近年來,沭陽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網絡最后一公里,使百兆寬帶進村入戶;實施村交通提檔升級工程,使便捷的水泥路伸進田頭;推動建設實體市場、電商配送中心、倉儲物流中心等;建立電子商務快遞園,進駐15家快遞企業,在全縣各村建立攬件和派件網點2200多個,為電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消除了網絡創客們的后顧之憂。
創建示范基地,提升服務能力。沭陽以示范創建為引領,提升電子商務服務能力。今年以來新獲批2個“省級鄉鎮電子商務特色產業園(街)區”、1個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1個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1個省級電子商務眾創空間試點、6個市“支部+電商”實訓基地。同時精心打造軟件園、蘇奧電商產業園、沭陽國際圖書城三大產業集聚區,引進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創新型電商企業,優化電商周邊產業鏈配套服務,通過實施比網商還優惠的政策吸引快遞、攝影、模特、美工、推廣、培訓、運營、倉儲等環節服務商入駐,滿足網商不同的服務外包需求,致力于推動電商高質態發展,為更多農民拓寬致富新渠道。
規范網絡交易,堅持誠信經營。通過獎懲并舉推進守法經營,一方面不斷強化電商誠信監管,對全縣4萬多家網店進行普查登記,詳細記錄誠信程度、網店等級、證照等基本情況。堅持每年對“零投訴文店”進行評選,評選誠信經營先進典型,通過電視、網絡、微信公眾號、報紙等媒體進行集中宣傳。另一方面由政府牽頭,公安、市監局、司法、網絡辦公室、電商協會聯手,對全縣網店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管,嚴厲打擊打擊制假售假、網絡欺詐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