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突出政治、思想、文化和發展“四個引領”,抓實抓好農牧區基層黨建工作,持續提升嘎查村黨組織組織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強化政治引領,推動黨的領導有力有效。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農牧區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提升嘎查村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力。通過嘎查“兩委”換屆,嘎查“兩委”成員平均年齡下降到41.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占50%,整體實現“一降一升”目標。嚴格落實“三會一課”、述職評議、“四議兩公開”等制度,以黨的建設引領農牧區基層治理。通過按需設崗、因事設崗、以人定崗的做法“定責式”管理農牧區無職黨員,將“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讓無職黨員參與到嘎查環境整治、民事調處、草原管護、疫情防控、政策宣傳等公共事務,切實為無職黨員履行義務、發揮作用搭建平臺,進一步提升黨組織的吸引力、號召力。
強化思想引領,推動黨員群眾合心合力。深入開展“三問三包聯三辦結”活動,嘎查“兩委”成員挨家挨戶掌握了解群眾生產生活、產業發展、合理訴求等情況,用真情和實干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成為廣大群眾的貼心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門入戶宣講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面對面講解有關政策,暢談村里變化,提高群眾對政策的知曉度和對基層工作的滿意度,通過深入談心談話、走訪慰問,讓群眾熟悉家庭基本賬,對本嘎查及家庭生活變化做到“心里明”,對黨和國家惠民政策做到“感恩情”,對家鄉發展做到“滿信心”。
強化文化引領,推動鄉風建設向上向善。探索推廣以黨建引領、法治為綱、德治潤心、自治固本的“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新模式,采取黨組織牽頭、社會參與、群眾共享的方式,引導移風易俗。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自治組織作用,集中利用黨員大會、主題黨日、村民議事會等載體,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移風易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法律法規等內容,將鄉風建設融入日常。同時大力實施“農牧民素質提升”行動,以深化農牧民素質提升“兩建三帶五改五提升”為抓手,深入開展“最美家庭”“兩紅兩優”“三八紅旗手”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引導廣大農牧民以身邊的人或事為榜樣,自覺見賢思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強化發展引領,推動富民強村共建共享。立足推進產業振興,持續推行“黨支部引領+公司式運營+股份制合作”壯大集體經濟模式,大力發展市政綠化養護、開發砂石料場、外租商業廣場、溫棚種植等產業項目,持續強化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2020年兩個嘎查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10萬元以上,參股農牧民分紅78.45萬元,嘎查集體分紅19.63萬元,參股農牧民三年分紅收益實現了本金翻番。開展“干部基層辦實事、部門包聯惠民生、村企結對共建促振興”活動,及時為2個嘎查選派包聯單位、企業、第一書記及大學生,召開嘎查村“項目資金專項對接行動”座談交流會,落實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項目、資金等保障措施5個,初步篩選鄉村振興“十四五”規劃儲備項目41項,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產業基礎。(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基層黨的建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