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碧駐干、村干打谷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近期以來,由于貴州省黃平縣舊州鎮持續遭遇大、中、小雨襲擊半個多月之久,導致成熟的稻谷有些在田地里發芽。為降低損失,保障百姓稻谷顆粒歸倉,舊州鎮充分利用19、20(雙休日)兩天小雨轉陰時機,按照縣委縣政府號召,組織各村黨員干部及駐村干部、網格員、“1+N”幫扶干部幫助百姓搶收稻谷,把稻谷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白子橋村美女支書打谷
運糧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兩碗下肚就硬邦邦。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證百姓天天有“鋼”加,頓頓有飯吃,做好黔東“糧倉”舊州萬畝大壩的糧食生產,舊州鎮從今年年初就選派了科技人員下鄉,與9個脫貧攻堅戰區網格員一道,錯開“疫情”防控,手把手的指導農民朋友春耕生產,做好稻田產前、產中及病蟲害預防培訓,確保了黔東“糧倉”有個好收成。可是,天空不作美,從9月2日至今,一直大中小雨的下個不停,導致成熟的稻谷倒線,大片水稻已倒伏在田地里;干田變成了水田、水田變成了爛田,不能使用機械收割,只有用人工搶收。
幫助困難群主搶收稻谷
當前,正是水稻成熟的季節,如果收割不及時的話,倒線和泡在田里的稻谷就會發芽。舊州鎮抓住晴轉多云的大好時機,及時號召各村,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脫貧攻堅網格員、“1+N”幫扶干部組成搶收先鋒隊。他們佩戴黨徽、舉起黨旗、脫貧攻堅隊旗,走進田間地頭,幫助無勞力、受災百姓收割倒線和倒伏在田里的稻谷。他們不怕臟、不怕累,齊心協力,利用雙休日晴轉多云的黃金時間,為百姓收割稻谷,并幫著將打好的谷子運到院壩里去曬,讓無勞力和受災百姓心里的那塊石頭落了地。
草蘆平村搶收稻谷先鋒隊與無勞力戶合影
舊州鎮村村此次組織黨員先鋒隊幫助無勞力和受災百姓收割倒線、倒伏在田里、收割機無法收割的稻谷,踐行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用實際行動幫助百姓抗災救災,把人民群眾的損失減少到了最低。
傳統打谷
平西壩村打谷現場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雙休日兩天的搶收稻谷活動,全鎮共組織黨員干部、網格員、“1+N”幫扶干部、村干部等516人次,為160多戶無勞力、受災家庭搶收稻谷近300余畝,獲得百姓高度贊譽。
割打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