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迪慶州立足邊疆民族地區實際,把脫貧攻堅作為強基固本的重要任務,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的組織優勢轉變為扶貧發展優勢,為全州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基礎保障。
層層緊扣責任鏈條。州委多次召開州委常委會,對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專題研究,提出6個方面、23項具體措施,明確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堅持州縣鄉村“四級書記”抓扶貧,構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落實體系。
建強攻堅隊伍。選派854名精兵強將擔任駐村工作隊員。從縣、鄉機關選派184名優秀年輕干部擔任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在29個鄉鎮全覆蓋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把579名致富帶頭人、村組后備干部納入鄉鎮黨委直接培養。牢固樹立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和選拔任用干部的鮮明導向,先后選拔24名有鄉鎮黨委書記經歷干部進入縣級領導班子,選拔41名“三方面人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
筑牢戰斗堡壘。采取開列一份問題清單、出臺一項幫扶機制、制定一份整改方案、建立一套整改臺賬、搭建一個共建平臺、調整一批班子“六個一”措施,整頓提升280個基層黨組織。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州共有847個黨支部達標。深入實施紅旗工程,創建紅旗黨組織53個,選樹215個(名)紅旗家庭和紅旗標兵,組建29支紅旗宣講隊。
強化投入保障。加大投入力度,重建、修繕和改擴建82個行政村活動場所,完成1045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建設,實現村組活動場所全覆蓋。投入2.7億元的專項扶持資金,采取“黨組織+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等模式,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截至目前,全州193個村(社區)實現了集體經濟項目全覆蓋,村集體經濟年收益達5萬元以上的有122個,占總數的63%。
(本版圖文由迪慶州委組織部提供)
香格里拉市委邀請武警云南總隊醫護人員為群眾義診,藏族群眾喜笑顏開。
德欽縣引導發展葡萄產業,帶動2700多戶農戶種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7戶,幫助群眾穩定增收脫貧。圖為技術員在云嶺鄉西當村開展葡萄病蟲害防治培訓。
迪慶州鼓勵黨員群眾成立感黨恩組織,開展志愿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圖為維西縣葉枝鎮同樂村精準扶貧感恩連隊員上門為群眾免費理發。
香格里拉市尼西鄉湯滿村黨總支鼓勵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發展養殖產業致富增收。圖為申塔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給黑山羊喂飼料。
維西縣康普鄉普樂村黨總支帶領群眾發展木梨產業,去年帶動25戶貧困群眾戶均增收5000元。
維西縣攀天閣鄉新樂村黨員義務投工投勞,硬化村小組道路。
德欽縣霞若鄉石茸村黨總支組織黨員群眾到牧場研究產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