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米寬的村莊街道,一臺隆隆作響的小型挖掘機,正揮動長長的鐵臂用鐵鏟挖掘著鋪在地上的磚塊……4月19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太原市清徐縣馬峪鄉東馬峪村。在該村街道改造現場,記者見到了身穿深藍色綜合執法制服的李建軍。
李建軍告訴記者,清徐縣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東馬峪村被馬峪鄉確定為“美麗宜居示范村”。他和村干部一商量,準備對村里的通順街二巷進行改造:街道改造成水泥路面、暗排水溝,街兩邊進行墻壁粉刷、裝飾……打造成一條干凈整潔、具有鄉村特色的“美麗宜居示范街”。
李建軍,42歲,現為太原市清徐縣馬峪鄉治超辦主任、東馬峪村指導員。東馬峪村位于清徐縣西部,是清徐的西大門。全村有1300多戶、3200多人,是馬峪鄉最大的村。
2017年,李建軍剛到東馬峪村,就碰到一個棘手的難題:該村作為清徐縣第一批實施“煤改氣”工程的試點村,當時村干部和村民都持觀望態度,對“煤改氣”后天然氣價格、改造后取暖效果一無所知,全村沒人愿意嘗試。
得讓村干部了解“煤改氣”的優點,大家才能有積極性。于是,李建軍帶領村干部到已經實行“煤改氣”的縣區實地考察,調動他們開展工作的積極性。隨后,通過采取發放宣傳資料、說服動員,跟村民核算燒煤與燒天然氣的成本賬等辦法,提高村民對“煤改氣”工作的認知水平,村民逐漸接受。
李建軍和村干部商量決定,先從村里的新農村片區開始改起,逐片推進。針對村民的土坯房內天然氣管道、天然氣壁掛爐無法安裝的問題,李建軍與施工方、縣天然氣公司反復溝通、協調,通過焊接鐵架方式得以解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東馬峪村成為清徐縣第一個完成“煤改氣”任務的村,進而帶動了全鄉“煤改氣”工作的開展。
身為東馬峪村指導員,李建軍每月定期指導村內黨日活動。村里75歲的老黨員李世朝,因身體原因不能參加村黨支部集中學習,他就抽時間去老人家中,送學習資料,講學習內容,使老人雖身在家中,卻沒落下學習。李建軍還推動村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組織黨員開展義務勞動,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他帶領下,東馬峪村兩委班子團結一致謀發展,東馬峪村連續榮獲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等榮譽。
馬峪鄉屬于半山區鄉鎮,一段時間,私挖亂采現象時有發生,不法分子趁天黑非法超限超載拉運渣土。為了從源頭上整治這種現象,作為鄉治超辦主任的李建軍,通過進駐、巡查、督導、“回頭看”等方式,全面監管貨運源頭企業及貨物集散點。同時,他積極加快推進治超信息化建設任務,有效杜絕了非法超限超載行為。
近年來,李建軍還負責完成了馬峪鄉“村村通”“戶戶通”街巷硬化工程。在清徐縣“307國道改線”“建設街南延”“西溝公墓”等重點工程中,李建軍堅持“5+2”“白+黑”作業,赴一線查看工程進度,入戶做群眾工作,促進了全縣交通事業的發展。
記者點評
李建軍畢業后就扎根基層,一干就是22年。雖然沒有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幾十年如一日一直在鄉村一線腳踏實地、默默耕耘,贏得了村民的信任與尊重。他把村民當親人,盡心竭力為村民辦事。他常說,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基層干部,為百姓服務,奉獻基層,就是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