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鎮陀龍村的朱玲,2007年進入村委員會,負責計生和婦聯工作,2016年起擔任村扶貧專干。陀龍村有貧困戶35戶73人,家家戶戶的情況她都了如指掌,她一手扶著貧困群眾脫貧,一手牽著他們致富。
朱玲的丈夫朱冬平,創辦了青陽縣新河鎮農夫養殖場,每年養殖皖南土雞3萬余只。2016年起,為了給貧困戶增收,他們家的養殖場先后聘請了齊桂香、錢小壽和朱沈成三名貧困戶,朱玲把他們當家人看待。齊桂香和錢小壽是夫婦,錢小壽得了尿毒癥之后,不能干重活,朱玲就安排他到自家的養殖場做些輕活。齊桂香有肢體殘疾,走路不方便,每天干完活后,朱玲就騎車送她回家。朱沈成患有輕微精神殘疾,每當發現他情緒不好,朱玲就和丈夫一起與朱沈成交流,舒解他的心結。朱玲把貧困戶當家人,他們也十分感激,把養殖場的事當自己家里的事,幾位貧困戶都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用朱玲的話來說,把養殖場交給他們我放心。真是以心換心,愛是相互的。
陀龍村春風組80多歲貧困老人胡春蘭,由于年紀大無法自行到縣城體檢,朱玲聯系她的家人,然后帶她和家人到縣城醫院檢查,老人檢查出肺上有毛病,之后做了手術,解除了身體上的痛苦。朱玲還給行動不便的貧困戶送新衣服和健康包。她對貧困戶比親人還貼心,受到了村民和貧困戶的一致好評。朱玲是扶貧專干,做扶貧工作兢兢業業,將一個個貧困群眾扶起來,再送他們一程。她利用家里養殖場和養殖技術、銷售渠道,帶領貧困戶致富奔小康。
朱玲每次上戶,都為貧困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他們家的養殖場還為養殖戶提供雞苗、防疫、用藥、銷售等一整套服務。她幫助躍進組的吳興豐和高建組的吳小牛等養殖皖南土雞,現在每戶養殖的皖南土雞達萬只以上,養殖戶遇到任何問題,朱玲都熱情指導,甚至上門服務。這些貧困養殖戶能迅速脫貧致富,凝聚著朱玲的汗水和愛心。朱玲做事風風火火,干凈利落。她盡心盡責幫扶陀龍村的貧困群眾脫貧,并全心全意帶領他們走上養殖致富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