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均參加部分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今年兩會前夕,本報記者趕赴部分地區采訪,報道這些地區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新舉措和新成效,展現鄉村發生的新變化。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牢記囑托振興鄉村”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說。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考察,再次對推進鄉村振興提出要求:“要把糧食生產抓緊抓好,把農業結構調活調優,把農民增收夯實夯牢,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對此,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家義的認識頗為深刻:山東是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是我國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筐子”,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山東農業農村工作,始終牽掛山東的父老鄉親。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山東的光榮使命和對山東農民的深切關懷。2018年以來,山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五級書記抓振興”,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打牢產業振興這個基礎,抓住人才振興這個關鍵,鑄牢文化振興這個靈魂,優化生態振興這個支撐,加強組織振興這個保障,在齊魯大地掀起了無處不在的鄉村振興大潮。
全省動員,深度書寫“重中之重”
己亥新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曹縣磐石街道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一直沒閑著:“去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言猶在耳,過去的2018年,圍繞把總書記‘五大振興’的要求落實到村里,我們制定了‘三生三區’的發展規劃,五里墩村又有了不少新變化。這不,我正在根據一年來的實踐整理今年的兩會提案呢。”
與無數個五里墩村一樣,剛剛過去的2018年,鄉村振興成為了山東省委省政府核心工作中最熱的詞匯:
——年初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劉家義要求,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調整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副組長,一名常委任專職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
——4月30日,在全國率先推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5個工作方案,與該省當年“1號文件”一起,構建起“1+1+5+N”鄉村振興政策規劃體系。
——8月17日-19日,分東中西三個片區召開全省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現場會議,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政協主席付志方、省委副書記楊東奇等參會,探尋不同地區符合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徑……
——2019年2月11日,新年后上班第一天,山東召開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劉家義在講話中指出,選擇10個縣(市區)、100個鄉鎮街道、1000個村,開展“十百千”示范工程;實施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建設膠東、魯中、魯西南、魯西北4大風貌區、10條風貌帶,培育300個美麗村居示范村,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頂層設計,全力做好“融合文章”
農業產業化最早的發源地,在諸城這個縣級市。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講話中,專門提到了“諸城模式”。過去的2018年,諸城市委書記桑福玲,圍繞鄉村振興進行了將近20次調研,就是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找到鄉村振興大局下的“諸城模式”升級版。
“最終,我們選擇了‘縣域融合化’這一發展方向,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生態。”桑福玲說,“推進新型農村社區、產業園區和生態景區‘三區同建’,抓住‘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新節點、搭建各類要素下鄉橋梁和鍛造鄉村發展內生引擎’等關鍵環節,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產城融合、共融共生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在齊魯大地采訪發現,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讓各類資源要素流向鄉村、潤澤鄉村,已成為山東推動鄉村振興最明晰的“主攻方向”。“圍繞破解制度創新不夠、農村基礎薄弱、資金制約、資源分散、人才短缺、內生動力不足、陳規陋習較多等問題,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體系,打通人才、資本、管理、技術、金融等進入鄉村的渠道,盤活農村各類資源,進而集聚各類資源要素流向鄉村、潤澤鄉村、復興鄉村。”楊東奇說。
在山東出臺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明確,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強化資源要素支撐”為重點,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要素配置合理化、產業發展融合化,構建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激活主體、要素和市場,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釋放農村發展活力;創新土地、資金等要素配置方式,保障鄉村振興發展需求。
落地謀篇,聚力推進“五大振興”
“總書記在新年賀詞里又提到我們三澗溪村,俺當時眼淚就掉下來了。”新春伊始,在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村民趙順利滿臉激動。在他家客廳墻上最顯眼的位置,掛著習近平總書記半年多前到家中時的照片。
剛剛過去的2018年,趙順利家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趙順利到企業開起了灑水車,月收入超過4000元;全家一年買了兩輛車,趙順利和兒子一人一輛。
山東省副省長于國安介紹,山東要求省市縣鄉村各級都要以總書記提出的“五大振興”為主攻方向,分別出臺實施方案,聚合資源、壓實責任、科學謀劃,融合推進。
產業振興是基礎。山東以發展高質量優特產業為導向,通過“科技驅動、品牌驅動、融合驅動、改革驅動、開放驅動”等,推動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實現“小農戶”與“壯產業”的有機銜接。人才振興是關鍵。山東聚焦“引進來”“挖出來”“培養好”“沉下去”“留得住”,著力破解涉農干部隊伍不強、基層組織人才匱乏、現代農業后繼無人等問題。文化振興是靈魂。山東實施鑄魂強農、文化惠民、傳統文化傳承、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人才培育和網絡文化建設“六大工程”,打造“內秀外美”的齊魯鄉村。生態振興是支撐。山東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業綠色發展為抓手,高質量繪制“齊魯鄉村風情畫”。組織振興是保障。山東按照“黨組織堅強有力、自治組織規范有序、經濟組織健全完善、群團組織陣地穩固、合作組織和社會組織發展壯大”的要求,健全完善鄉村組織體系,凝聚鄉村振興整體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