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三橋派出所金剛里社區楊蓉警務室,見到全國人大代表、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三橋派出所社區中隊副中隊長兼金剛里社區民警楊蓉時,她正忙著和居委會的干部討論工作。
春節剛過,警務室里一片溫暖和諧的忙碌氛圍。金剛里社區總面積0.24平方公里,是20世紀80年代建成的一個開放型社區,大街小巷,四通八達。這里出租房屋集中,暫住人口流動頻繁,素有“難干、難管、難防”三難之稱。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復雜的社區,楊蓉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動譜寫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在轄區,很少有人叫她楊警官,年輕人都叫她“楊姐”,老同志都叫她“小楊”。居民真正把她當朋友、當家人,來源于27年來她對工作的無悔付出,來自于她把轄區當成家、把居民當親人。
“兩會要開了,積攢了一年的建議,如何表達還在做最后的梳理。我會把基層的呼聲和反映的意見建議帶到大會上,讓大家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楊蓉看來,群眾基礎好是自己多年來最值得自豪的事情,而為基層群眾代言是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最大的責任。
楊蓉從關注社區治安穩定的大處著眼,從關注群眾冷暖的細微處入手,在日復一日的走訪中服務群眾。今年,她在多次與社區居委會的干部討論工作時發現,現行的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部分規定有些跟不上基層的變化。
“參加工作27年來,我一直在基層,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社區居委會的支持配合。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我國的基層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城市居委會也面臨著許多新的要求。”楊蓉坦言,當前我國城市社會結構以及管理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現行的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部分規定有些滯后。
為了摸清社區居委會實際情況,她對多個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進行摸底,還前往太原市民政局征求部分干部的意見。為了在會議上提出好建議,楊蓉充分運用自己的“掌上警務室”小程序,把收集的建議打印出來粘成長長的一條,上面做滿了筆記……“我深知肩上擔子很重,但是有大家伙兒給我做‘靠山’,我覺得很踏實!”楊蓉表示,她正對征集來的意見進行完善和豐富,一定不負眾望、認真履職。
記者手記
凡是見過楊蓉的人,都會被她身上的正能量所吸引。不管遇到多大的難題,她總是微笑面對。大到社區治安穩定,小到關注群眾冷暖,楊蓉千方百計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正是這份熱情和熱心,讓居民信賴她,大家有急事、難事,都愛找她商量。
最近,楊蓉連續幾天都工作到很晚。既要完成本職工作,又要做好建言獻策,格外忙碌,但她卻表示:“履職讓自己非常充實。在工作中幫了別人感到快樂,如果在履職中能推動政策的完善更加自豪!”
腳下沾泥土,心上有群眾。基層代表離群眾很近,聽的是群眾心聲。他們的議案也許看起來沒有那么宏大,但句句貼近百姓、透著民生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