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利推進旅發大會項目建設,銅鼓縣從教育培養、轉變作風、激勵保障三個方面加大對鄉鎮干部的關心關愛,讓基層干部既有“干頭”,更有“奔頭”。
注重教育培養,抓好能力提升。一是加強政治教育。依托秋收起義紀念地對鄉鎮年輕干部開展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去年至今,已組織150余名鄉鎮干部到毛澤東化險地開展黨性教育。今年5月,將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服務項目等主題,組織鄉鎮干部到秋收起義干部學院開展黨性鍛煉。二是提升專業能力。注重分類培訓,針對鄉鎮干部不同崗位、不同層級開展不同類型的培訓,確保每個屆期內所有鄉鎮干部輪訓一遍。例如,去年開展基層黨建、信訪維穩、脫貧攻堅等各類專題培訓9期,累計培訓鄉鎮干部280余人。三是借力上級調訓。結合省市調訓任務,精心選派出優秀鄉鎮干部參加培訓。今年組織10名鄉鎮科級干部到省委黨校、市委黨校、高校學習,進一步開拓鄉鎮工作視野,提升鄉鎮干部綜合能力。
注重日常管理,抓好作風轉變。一是規范日常行為。印發《全縣干部“轉作風、樹新風”行為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從政治行為、廉政行為、崗位紀律、公務辦理、公務接待、環境衛生、儀表著裝等七個方面,對全縣鄉鎮干部的行為進行了明文規定。將《守則》制成小手冊,累計印發1000余冊,確保鎮村兩級干部人手一本,做到100%覆蓋。二是落實談心談話。健全縣領導與掛點鄉鎮黨政正職、黨政正職與班子成員談、班子成員與分管股室干部談話制度。同時,縣委組織部結合干部考察、下鄉調研、黨建督查等多種形式,開展鄉鎮干部談心談話500多人次,實現基層干部談心談話全覆蓋,進一步增強基層干部的歸屬感、獲得感。三是密切聯系群眾。健全鄉鎮干部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全面推行鄉鎮干部包村聯戶、民情家訪、駐村服務等做法,融洽了干群關系,提高了服務群眾能力。
注重激勵關懷,抓好待遇保障。一是提高政治待遇。加大提拔使用力度,優先考慮長期在鄉鎮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鄉鎮干部。2018年以來,鄉鎮干部提拔重用50名、交流65名。三年來從村(社區)干部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3人。二是提高經濟待遇。落實鄉鎮干部工作補貼政策,嚴格執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安排人均0.4萬元的財政性績效補助經費預算,對鄉鎮干部各項待遇保障落實情況納入鄉鎮黨建工作年度考核內容。三是提高生活待遇。為鄉鎮干部配備食堂、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各鄉鎮實行干部用餐全免制,對干部辦公室、宿舍完成維修改造,每年組織一次健康體檢,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