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赤峰市立足嘎查村級集體經濟整體薄弱的實際,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建的重要任務,積極探索,強化措施,突出“四力”,打好“組合拳”,推動全市嘎查村集體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抓責任增壓力。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納入各級考核和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重要內容,壓實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責任和農業、財政、扶貧等相關部門職責。舉辦專題培訓,對132個蘇木鄉鎮黨委書記普遍進行專題培訓,采取“一桿子”插到底方式對縣鄉村三級推進情況進行調度,切實壓實責任。
抓目標強動力。啟動實施赤峰市加快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四年行動,分年度明確任務,倒排工期,緊盯薄弱村,與蘇木鄉鎮黨委逐個簽訂責任書,“一村一策”推動,確保2019年底380個年收入低于2萬元的嘎查村全部出列,新增年收入5萬元以上嘎查村448個,占比從44%提高到66%,2022年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
抓路徑挖潛力。總結推廣黨建引領、資產盤活、產業帶動、物業經營等13種發展途徑,探索多元增收渠道,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和集體經濟項目。松山區當鋪地滿族鄉關家營村建設活畜交易市場和農貿市場,每年集體經濟收入達120多萬元。敖漢旗薩力巴鄉采取“飛地抱團”發展方式,集中建設農業產業園區帶動6個村每村年增收5萬元。
抓保障添活力。高質量推進中央和自治區財政扶持的70個集體經濟項目,發揮示范作用。明確產田改造、金融服務、稅費減免、獎勵激勵等多項扶持政策,多次召開聯席會議整合農牧、扶貧等資金1.5億元扶持發展嘎查村集體經濟。對40多名發展思路不清、能力不足的嘎查村書記及時調整,多方吸引優秀人才補齊配強。通過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實增強發展嘎查村集體經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