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時節(jié),包頭市固陽縣暑氣未消。走進銀號鎮(zhèn)銀號村土豆存儲地窖,一股清涼之氣迎面撲來,只見一排排擺放整齊的菌棒分列兩排占滿了地窖。
“你一定是頭一次見種在地窖里的蘑菇吧?”看到記者驚訝的眼神,銀號鎮(zhèn)黨委副書記兼銀號村第一書記王鵬笑嘻嘻地說,“今年一共種了3000棒,目前已經采摘了3000多斤。蘑菇批發(fā)價已經從上月每斤2元漲到了4元,收入十分可觀。”
銀號村是固陽縣后山地區(qū)一個農業(yè)村,大部分村民種植土豆。看到村里有一些秋冬季土豆存儲地窖,王鵬就開始打起了地窖的主意。一次外地學習給了他啟發(fā),是否可以利用扶貧資金在村土豆窖種植蘑菇呢?這個想法得到了銀號鎮(zhèn)黨委的大力支持,說干就干,購置菌種配料、聘請專業(yè)技術人員……2017年7月,5個土豆窖成功種植出了4萬多棒蘑菇。從此,食用菌種植成了該村發(fā)展產業(yè)的一條路子。
“我們利用春夏兩季土豆窖空置階段種植食用平蘑,秋收前清理菌棒、消毒,又可以儲存土豆,儲存種植兩不誤。”王鵬說,通過發(fā)展集體經濟,銀號村探索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極大地增強了村集體的造血能力,也讓貧困戶脫貧有了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