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壓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抓班子強隊伍、抓基層夯基礎、抓人才強支撐、抓導向增活力,為如期實現脫貧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嚴格政治把關考察識別干部
在脫貧攻堅實績考核中,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深化政治素質考察,把干部是否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中央要求、落實精準脫貧方略、結合實際創造性推進工作,是否扎根基層抓落實、一錘接著一錘敲、不摘帽子不離開,是否聚焦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主動做工作打基礎,作為評判政治素質和政治表現的重要依據。
建立一線考察考核干部制度,注重日常考察考核。通過隨機考察、跟蹤考察、專項督查等方式,考準考實干部的現實表現。堅決糾正重“面子工程”輕惠民實效、重短期效應輕長遠發展等問題,引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
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輿論評價和社會反映,注意甄別那些消極應付、不思進取的干部,教育提醒那些沖動蠻干、急于求成的干部,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堅持事業為上選拔任用干部
把脫貧有招的干部果斷派上去。樹立“一盤棋”思想,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把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熟悉“三農”工作的干部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截至今年初,全區貧困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已選配農業等專業干部30名,具有貧困鄉鎮任職經歷的71名,分別占23.81%、56.35%。對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西吉縣,選派2名農業專業、常年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優秀干部擔任黨政正職。
把脫貧有功的干部及時用起來。提拔使用干部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對96名脫貧攻堅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充實加強貧困縣鄉領導班子。對3名表現優秀的貧困縣區黨政正職,提拔為地廳級黨政副職并繼續兼任現職。
把脫貧攻堅不力的干部堅決調下去。對畏苦畏難、敷衍了事、弄虛作假,抓工作唱功好、做功差的,該免職的免職,該調整的調整,該降職的降職。近2年來,全區對履職不力的2名貧困縣黨政正職予以撤換,對75名不勝任、不擔當的貧困縣鄉干部予以調整。
著眼能征善戰培養鍛煉干部
精準培訓強素質。自治區組織部門聯合扶貧等部門舉辦專題輪訓班,分級分批培訓扶貧干部3.4萬人次,使各級干部脫貧攻堅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加強歷練壯筋骨。把脫貧攻堅主戰場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主陣地,擇優選派干部到一線接受考驗、砥礪品行、增長才干。結合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先后選派9名處級、70名科級干部到貧困縣區和鄉鎮掛職或任職。
以用為本聚人才。實施精準扶貧人才服務計劃,向9個貧困縣區選派科技專家600余名、支持人才培養項目46個,鼓勵引導各類優秀人才到貧困地區建功立業。
注重擔當實干考核激勵干部
突出實績考核。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取消對貧困縣區GDP考核,在年度效能目標管理考核中將脫貧攻堅權重由7%提高到46%,全面壓實脫貧攻堅責任。
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準確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現失誤錯誤的性質和影響,切實為擔當干事的干部擔當負責。出臺受處理處分干部教育管理使用辦法,對7名問責后表現優秀的干部及時予以使用,體現講擔當重擔當、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
堅持嚴管厚愛。制定出臺扶貧開發駐村工作隊及農村基層黨組織第一書記管理辦法,召回第一書記17名,調整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489名。關心脫貧攻堅一線干部的健康、生活、安全,設立區市縣三級黨內關懷幫扶資金,提高基層干部補貼,充分激發干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熱情和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