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西大寧縣太古鄉坦達村的新一屆黨支部產生了,年僅40歲的史世忠帶著鄉黨委的重托和村民的信任,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史世忠心里清楚,坦達村位置偏僻,溝壑縱橫,當下的主要任務是脫貧攻堅,但迫在眉睫的還是解決吃水難問題。坦達村近千口人,只有一臺50KV的變壓器,又要供照明還要供深井抽水。上任的第二天,史世忠就去大寧縣電業局說明情況,請求換線擴容。在電業局的大力支持下,電力工人帶上干糧榨菜,就地取柴燒水,加班苦干,給坦達村安裝了專用變壓器和專用電線,終于讓坦達村村民再不為吃水和照明用電發愁了。緊接著,史世忠努力爭取政策,取得了縣鄉兩級政府的支持,坦達村300多畝的溝壩地都通了砂石路,鄉親們從此告別了人背肩扛的耕作方式,283畝果園里生產的優質蘋果也賣上了好價錢。2017年,坦達村建起了養殖500頭豬的股份制優種豬場和萬只種雞場,村民們可以就近打工掙錢。同一年,在大寧縣衛計局的支持下,村里又新建了衛生室,和貧困戶進行了家庭醫生雙簽約,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醫治。2018年,大寧縣發改委在坦達村實施澆地灌溉工程,地里埋水管安裝水龍頭,全村千余畝平地全部可以澆水灌溉。
2018年8月29日,村里的喇叭響了:咱村的易地扶貧移民房全部竣工啦!請到村委會開分房會。貧困戶們企盼已久的心愿終于實現了,全村有54戶易地搬遷戶將要住進政府給修建的254間窗明幾凈的移民房里。現年66歲的貧困戶馮保辰患有腦梗,每天鍛煉還得老婆攙扶著,搬遷到新房后,老馮高興地說:“心情好了,身上的病好像也輕了一大半。”
從普通村民到共產黨員,再到村委會主任,又到坦達村黨支部書記,史世忠的身份變了幾回,但他為大伙兒服務的心沒有變,用他自己的話說:“坦達村乘著脫貧攻堅戰的東風擺脫了貧困,但鞏固這已經取得的成績,咱這當干部的一刻也不能松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