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松建村文化禮堂三樓活動室內熱鬧非凡,該村52戶臺風受災戶在與村委會完成了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協議、上坦小區村民建房協議的簽定,并經兩輪抽簽后,都落實了聯排立地式房屋的屋基地,大家拍手稱好。
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在溫嶺市城南鎮登陸后,致松建村數十戶村民的房子受到不同程度損害,經相關評估機構的鑒定,列入D級危房的有2間,列入C級危房的有57間,總共59間。“村民的房子在這次臺風中受損比較多,基本上是一些陳舊破爛的老房子,留下了許多的安全隱患,我們村里考慮到村民的居住安全,第一時間把房屋受損情況向鎮里進行了統計匯報。”村民委員會主任李慶華介紹說。
為加快推進災后恢復重建,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根據省里要求,給各鎮街道發出了《關于支持做好臺風“利奇馬”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函》,其中提到對農房受災倒塌、損毀嚴重,無法或不適宜繼續居住的,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由各鎮(街道)組織實施原地重建或異地新建,允許邊建邊批。
“有了這個文件的出臺,我們村里根據村民申報的異地安置數量,向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到了45畝的建房用地指標,并采取農房異地搬遷的辦法,房屋套型有聯排立地式,也有排屋,59戶臺損戶的房屋重建全部得到落實。”溫嶺市人大代表、松建村黨支部書記王海濱說。
復建農房鼓勵異地搬遷,以實現農房有機更新。村里一方面對臺災戶申報的材料進行反復審核,一方面向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提出調整村莊規劃,落實異地安置小區,村里也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異地安置的政策,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終,村里選擇在上坦自然村建異地安置點。
從村民提供的一份建房協議顯示:臺災戶申請建房必須要按村里提供圖紙建造,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安排、統一驗收”。為加快土地整理實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原C、D級危房及輔助房屋應按上級有關規定期限無條件全部拆除,同時,還要保證新區內的環境整潔、衛生、美觀,并落實好“門前三包”制度。
根據災后重建申報,這次59間重建房屋里,有52戶村民選擇了聯排立地式,還有7戶選擇了排屋,每幢聯排立地式房屋由2戶組成,村里這次總共推出了26幢聯排立地式房屋。抽簽前,村里又印制了“臺風受災后異地安置區塊”圖,人手一份,讓大家明白各幢房屋的位置、朝向。
當天的抽簽活動進行的非常順利,村干部介紹,用不了一年時間,59戶臺風受災戶都將住上漂亮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