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脫貧攻堅”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12月15日,已基本完成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全國僅剩余1個鄉鎮和1個建制村未完成通硬化路建設項目,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中,預計年底前可建設完成,將如期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
據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交通運輸部自2003年提出“讓農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起,近20年的時間,通過統籌規劃、傾斜政策、不斷加大支持力度,累計投入中央資金超過6120億元,累計建設和改造通鄉鎮、通建制村公路超過230萬公里。截至目前,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超過404萬公里。
據悉,今年上半年,交通運輸部黨組專項部署組織開展了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基礎數據核實工作,全國各省份、地市、區縣齊動員,全面詳細核實了鄉鎮和建制村數量、通硬化路和通客車狀況,確保不漏一鄉、不漏一村,為全面完成“兩通”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今年1月-11月,全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9402個,其中貧困地區5843個。截至11月底,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率為99.45%、鄉鎮通客車率為99.64%。全國具備通客車條件但是未通的建制村3008個、鄉鎮115個。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加強政策、資金支持,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強督導調研,多方合力、多措并舉,確保到2020年底如期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全部通客車的目標。
另據了解,“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部持續加大脫貧攻堅工作中央資金支持力度,累計投入約7100億元車購稅資金支持貧困地區交通項目建設,占全國車購稅總規模的70%,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資金保障。建立健全交通扶貧“五年規劃+三年行動+年度計劃”的“531”規劃計劃體系,將老少邊貧地區全部納入交通扶貧支持范圍,幫助貧困地區加快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交通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