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選調生大學生村官開展到村任職交流互學活動。南獻隆攝
“希望你們融入農村、艱苦奮斗,為自己積累經驗,為崇明做出貢獻!”上海市崇明區委書記唐海龍近日在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座談會上深情寄語。
今年9月份,崇明區迎來了15名選調生,他們是來自北京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崇明區將他們全部安排到市區兩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等,擔任村書記助理或村主任助理,獨立或協助村“兩委”完成基層黨建、生活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
為促進他們在基層一線鍛煉成長,崇明區為他們量身定制了“五微”計劃,即每名選調生大學生村官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微課堂”,為黨員群眾進行宣講;至少開展一次“微關愛”,組織本村未成年人開展愛心活動;至少開展一次“微心愿”,結對孤寡老人,幫助其圓一個心愿;至少開展一次“微調研”,結合農村實際完成一篇調研報告;至少開展一次“微幫扶”,幫助農村農業發展。
針對選調生兼具公務員、大學生村官的雙重身份,崇明采用“一述四評兩考”的考核方式。“一述”即召開述職評議會,選調生通過“PPT+匯報”的形式進行現場述職。“四評”即由村黨組織、鄉鎮黨委、區委組織部、選調單位等四家單位對選調生履職情況進行評價。“兩考”即選調單位和區委組織部在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根據述職、評價情況,分別確定大學生村官和公務員的考核結果。
對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崇明設計了“4+1”帶教模式,為每名選調生安排1名區級條線領導帶教,對選調生對口業務指導,防止在村任職期間與選調單位業務“脫鉤”;安排1名鄉鎮領導帶教,指導選調生在村里開展特色工作;安排1名駐村指導員帶教,傳授駐村工作經驗;安排1名村書記帶教,關心關懷工作生活。
崇明還有一項探索,就是“互訪”活動。主要發揮選調生大學生村官自我管理、自我培訓的職能,由選調生輪流“坐莊”,組織大家考察自己任職村的特色產業、風土人情、文化資源等,拓寬視野。除了組織本區的選調生開展活動,還要接待周邊地區的選調生考察學習。近期,寶山區的選調生就來到崇明,相互就農村工作進行交流、切磋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