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古坪中蜂產業園
又是一年豐收季,秦嶺深處的佛坪,山茱萸枝頭正盛,核桃板栗柿正紅,香菇園菇香四溢,中蜂園群蜂疊“舞”,百畝高山冷水稻,風吹稻浪唱起豐收之歌。
草林村太極田高山冷水稻
豐收底氣來自哪里?黨建引領力量足。岳壩鎮草林村黨支部,依托尼姑坪水庫,引來高山泉水,在太極田里種起了高山冷水稻。黨支部發揮能人集聚、抱團發展、保障落實作用,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牽頭,購置冷水稻種子和生產用具,免費發放給草林村村民種植,村上能人朱顯美,為村民指導冷水稻種植技術、協助村集體合作社聯系銷路。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注冊高山冷水稻商標,以市場平均價格回收農戶種植的高山冷水稻,初加工后真空包裝,通過蘇陜扶貧協作“832”平臺進行銷售。“雖然今年冷水稻出穗遲,但目前稻穗長勢喜人,預計再有半個月就能收割了,120畝冷水稻,少說也能收獲4萬斤稻米,預計能有10多萬的收益”,看著眼前黃澄澄的稻穗,草林村支書喬顯奎激動地說。
栗子壩村食用菌產業園
“我們全村發展養蜂2500箱,從5月份開始,百花蜜陸續收割,截止9月20日,全村收獲蜂蜜2萬余斤,產值近70余萬元”,岳壩鎮大古坪村黨支部書記王小林說。由于地處保護區邊緣區域,大古坪村黨支部把發展養蜂作為第一產業。2018年初,大古坪村成立村集體養蜂專業合作社,對農戶開展中蜂培訓,爭取包扶單位養蜂政策、資金支持,又購置蜂蜜加工設備,對土蜂蜜進行提煉、包裝。利用養蜂大戶吳彥君注冊的“熊貓村”土蜂蜜商標和村集體“熊貓樂園”集體商標,電商把大古坪的甜蜜帶到了千家萬戶。
從今年5月份開始,栗子壩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的25萬袋食用菌就獲得了豐收,合作社務工村民加班加點采摘香菇、梳袋培菇,每天就能出菇800-1000斤。截止9月中旬,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食用菌出菇18萬斤,銷售產值達70多萬元,合作社54戶參股村民戶均分紅1000多元。
為確保脫貧群眾穩定增收,該縣以“集體經濟靠集體”為抓手,全面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各村黨支部將黨員全部編入集體產業中,為黨員設崗定責,由黨員牽頭對有意愿參加集體勞務的全村勞動力進行集體聯評,確定用工格次并與報酬相掛鉤。黨員帶頭對計件計工、生產銷售進行聯審監督,骨干黨員還牽頭承包大棚,帶頭生產、協調銷售,吸引群眾形成互助組。有效的機制、創新的舉措、完善的監督,讓全縣集體經濟從傳統種養擴展到食用菌、天麻、豬苓等特色產業,集體經濟從一枝獨秀實現了“百花齊放”。
這個豐收季,村民們錢袋子鼓了又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