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是資源,更是資本。近年來,淮安市金湖縣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建立健全培育、扶持、激勵人才“成長鏈”,大力培育鄉村人才,為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日前,該縣為入選省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的鄉村人才頒發獎金,表彰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杰出表現,進一步激發人才隊伍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活力。
深挖掘廣聚攏,
讓鄉村人才“破土而出”
“我之前就是個普通的養雞戶,街道發現我的帶動效應比較好,幫助我申請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現在我走出去都特別自豪。”江蘇宇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姚永明高興地說。
近年來,金湖縣實施“荷都香才”計劃,扎實開展鄉村人才分級評選,最高單筆可獲得10萬元的獎勵。通過舉辦種類多樣的鄉村人才技能大賽,挖掘有本事、有絕活的“土專家”“田秀才”“泥工匠”,多層次搭建鄉村人才技藝技能展示傳承平臺。積極實施“雁歸工程”,主動聯系在外能人鄉賢,吸引鄉村振興的“才源”和“財源”同步回歸。打好“鄉情牌”,為返鄉務工技能人員、返鄉未就業大學生積極搭建創業平臺。
“要主動創新體制機制,沉下身彎下腰,慧眼識珠,讓更多的‘野草籽’破土而出,變身鄉村振興的‘金種子’。”金湖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星說。
搭舞臺重培育,
為鄉村人才“培土墩苗”
“6月氣溫正好,是鯽魚投喂的黃金時期,施肥、改底、調水要把握天氣和季節抓緊進行……”近日,金湖縣小草水產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潘寶銀正在自家魚塘邊,向前來“取經”的養殖戶們傳授投喂技巧。
近年來,金湖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頭雁領航工程”,充分發揮“土專家”“田秀才”在本村情況明、技能精、經驗富、有影響等優勢,以“鄉村人才+富民項目”“鄉村人才+旅游項目”“鄉村人才+龍頭企業”等方式,鼓勵引導能人大戶帶頭創辦公司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致富能人、種養大戶和“土專家”“田秀才”等“三帶”成效明顯的優秀鄉村人才,通過現場示范、結對培養、師徒幫帶等方式,把掌握的知識、技術、經驗等傳授給農民,帶強鄉土產業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鄉村人才肯干事、能干事,是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主力軍’‘領頭雁’,是撬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金北街道黨工委書記詹道寬說。
集資源優服務,
給鄉村人才“加油充電”
進入夏季,淮金線旁的金綠源鄉野莊園內,粉里透紅的水蜜桃汁水飽滿、酸甜誘人,渾圓飽滿的西瓜掩映在藤葉之中、長勢喜人,來自各地的游客正在盡情享受采摘的喜悅。“政府從土地流轉、專家聘請、創業貸款等方面都給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實在是太感謝了!”金綠源鄉野莊園的經營戶顧仕舉激動地說。
為提升鄉村人才素質,增強帶動效果,金湖縣將鄉村人才培育納入人才培育整體規劃,建立鄉村人才動態管理數據庫。深入推行“星期天工程師”“假日專家”等柔性引才模式,主動加強與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專家教授的溝通合作,聘請30余名農林水產、文化旅游、生態建設領域專家教授組成“智囊團”,為全縣重點農業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彌補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技術短板、破解發展瓶頸。針對不同群體,采取遠程教育平臺授課、專家學者專題面授、外出考察學習等方式,精準提升鄉村人才的職業技能和創造活力。創新扶持激勵機制,為鄉村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信貸支持、金融服務等政策優惠,延伸服務路徑,催生“培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興起一個產業”的鏈式反應。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我們始終堅持靠人才引領各項事業發展,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才強農戰略,不斷筑牢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通過組織好、培育好、使用好人才,形成人才集聚、產業壯大、群眾獲益的‘疊加效應’。”金湖縣委書記賀寶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