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陜西省批準銅川市印臺區等29個貧困縣(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陜西56個貧困縣(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陜西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陜西是革命老區,也是全國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107個縣區中56個是貧困縣。在脫貧攻堅中,陜西注重消除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扶貧先扶志,扶貧干部更是天天都在戰斗、時刻都在攻堅。全省貧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592萬降到2019年底的18.3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1.40降到0.75%。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摘掉貧困“帽子”,只是解決了現行標準下的貧困問題,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下一步,這些剛剛脫貧的區縣該如何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決戰決勝怎么戰?部門行業怎么干?基層組織怎么帶?時代命題怎么答?我們來聽聽銅川市委書記楊長亞在近日一場脫貧攻堅會上的“十問十答”。
第一個問題,區縣摘帽怎么看?
目前,銅川市3個國定貧困區縣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降到了0.62%,標志著我們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戰役的勝利。
摘帽可以說是大捷,但并不意味著決戰勝利,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從區縣、鄉鎮乃至每個村、每一戶來分析,這個階段性的戰果還不穩固,稍有松懈就可能致貧、返貧。同時,與省內兄弟市相比,我們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比較低,基礎設施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切不可盲目樂觀、松懈厭戰、掉以輕心。大家一定要牢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清醒的認識,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上,就會存在思想上的誤區、行動中的偏差。
第二個問題,決戰決勝怎么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就是向全黨發出的動員令。決戰決勝首先要鎖定目標,不管是小康還是脫貧,最直接的標準就是群眾收入,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一定要盯住收入這個主要指標來抓。
決戰決勝靠的是銳氣、是精神,打不起精神就是“病態”。我們現在一些干部思想浮躁,“浮”就是沉不下去,“躁”就是靜不下心,這就是一種“病態”。戰時就要有戰時狀態、戰時紀律,我們不允許這種“病態”的同志存在,否則就會感染整個隊伍、全體干部。
所以,我們的黨員和干部一定要有精神、在狀態,把習近平總書記“沖在一線、埋頭苦干”的要求踐行好,發揚革命精神、優良作風,不怕苦、不怕累,知重負重、盡銳出戰,這就是踐行初心使命。
第三個問題,百日沖刺怎么沖?
按照胡和平書記講話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市上已經制定了“三排查三清零”百日沖刺行動的《方案》,列出了詳細的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應該說是決戰決勝的關鍵行動。
開展“三排查三清零”,一定要把內涵搞清,什么是“三排查”,“三清零”的標準是什么,一定要清清楚楚。
拿“三排查”來說,排查政策落實,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政策全面準確地執行,既不能跑偏,也不能打折扣;排查存在問題,就是要查找脫貧工作中的問題,特別是去年以來還有哪些問題;排查長效機制,就是要看制度方面有什么漏洞短板,健全完善一批能夠使群眾過上好日子的好制度、好機制。
沖刺對應的就是決戰,“沖”就要是沖鋒,時間要求是6月30日之前,“刺”就是要“拼刺刀”,必須動真碰硬,堅決不能走過場。工作過程中要注意總結提升,工作快報要快、要簡、要準,通過工作交流、區縣動態、他山之石等形式,及時準確反映工作進展、成效、差距和問題。
第四個問題,質量效益怎么提?
這里主要講的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問題。剛才講到了,當前的脫貧成果還是以現行標準衡量的,特別是去年脫貧退出的村,還存在基礎不扎實、產業不穩固、收入不穩定等問題。
鞏固提升要作為決戰決勝的一個重點來抓,目標就是防止返貧和新發生貧困,特別是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不漏一人。這方面,“四個不摘”的要求一定要落到實處,扶貧政策執行一定要到位,不要覺得脫貧退出了,就在政策上打折扣、搞變通。
去年,我們開展了“兩業”“兩房”“兩非”和農村安全飲水等八個鞏固提升行動,這是對標“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安全飲水的具體行動,要持續推動這項工作,特別是在“兩業”方面,直接關系群眾的“兩個收入”,必須扎扎實實抓起來,讓群眾持續增收、穩定增收,這既是脫貧攻堅內在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兩房”的問題,一定要持續跟進,我們已經實現了搬得出,就要在住得好、穩得住、能致富上下功夫,這就是脫貧質量效益的提升。
第五個問題,社會力量怎么幫?
決戰必須多兵種全員作戰,要充分發揮各渠道幫扶力量的作用。
這么多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還有省上的合力團、鹽銅扶貧協作機制,如何讓這些力量更高效地參與幫扶,這是我們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個關鍵詞就是溝通協調,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該聯系的必須聯系,不要停留在知道上,而是要一件事一件事盯緊。
還要與中央對口幫扶單位、扶貧協作的鹽城市對接聯系,必須把協調工作做到位,讓別人幫起來順心、順當。組織部門已經要求,涉及國家和各地下派到地方的,與扶貧直接相關的干部,到期的繼續留任。為什么?就是要保證力量、加強一線。我們增派40名縣級干部,也是要加強幫扶力量。要給他們出題目、壓擔子、交任務,讓所有幫扶力量都動起來、沖起來。
第六個問題,部門行業怎么干?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脫貧攻堅是政治任務,每個部門都要擔責盡責,持續改進作風,強化服務意識,一切工作都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圍繞當前的決戰沖刺,把擔當體現在服務上來,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特別是承擔具體任務的“十辦兩組”,要對標各自承擔的指標任務,落實好職能職責,執行好政策規定,抓產業的抓產業、抓保障的抓保障、抓環境的抓環境,在推進“五個一批”“六個精準”上貢獻力量、發揮作用。
各部門、各行業都要按照今年的部署安排干起來,把政策吃透,把現狀搞清,把差距找準,把短板弱項“挖”出來、補到位。對找出來的問題和不足,相關的部門、單位都要認真對待、及時解決,干好分內的事,種好自己的“田”。
第七個問題,督導督戰怎么督?
督是組織形式、保障手段,戰是工作要求、決勝關鍵。
掛牌督戰是為了“戰”,如果層層“督”而不是層層“戰”,就會成為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如果在“督”的工作上再層層加碼,勢必成為影響“戰”的突出問題。
督導督戰要落實在“戰”,指導解決問題、補齊短板,做到以戰為主、以督促戰。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國務院扶貧辦調研時強調,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發揚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我們既要督結果,更要督作風,市委、市政府督查力量要上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把好關口,各級紀檢監察力量要主動介入,重點督查督戰各職能部門、包扶單位和扶貧干部,確保脫貧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
第八個問題,四級書記怎么抓?
這是黨的領導的問題。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是黨的偉大事業,是各級黨組織的重大政治責任,必須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
作為黨組織書記,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體現的是我們的政治擔當,必須嚴格落實第一責任,脫貧攻堅必須親自抓、全力抓。從我做起,市縣鄉村四級書記都要沉下去,對自己區域內的貧困狀況、重點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對各自脫貧攻堅的問題難點、方法措施清清楚楚,做到指揮有力、調度有方、攻堅有效。
區縣、鄉鎮黨委書記要統籌謀劃、精心安排、精準研判,用好“十辦兩組”和行業部門力量,用好“四支隊伍”力量,把指標任務、責任措施砸實到人,確保幫扶責任、措施落實到戶到人,確保脫貧任務圓滿完成。
第九個問題,基層組織怎么帶?
基層黨組織始終是戰斗堡壘,在脫貧攻堅中是最熟悉戰況的一線力量,是最有群眾基礎的隊伍,也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一線指戰員,在脫貧攻堅中是帶頭人、主心骨。
首先要在自身硬上下功夫,不僅僅是發展壯大力量的問題,更要在能力提升上下足功夫。各級組織部門要把村“兩委”班子和農村黨員培訓作為基層黨建的重大課題,不僅要抓好初心教育、信念教育,更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適應新經濟模式上培訓提升。
我們要思考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中的作用,特別是結合推進村黨組織書記擔任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發揮村黨組織引領農村經濟、幫助群眾增收的作用,讓黨員沖在一線實現價值,在夯實產業基礎、深化基層治理中,提升農村發展質量和效益。
第十個問題,時代命題怎么答?
這個時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命題就是政治命題、人民命題。
答好這個時代命題,必須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落到實處,用抓落實的行動來回答。我們講初心使命,脫貧攻堅的答卷做不好,就是初心使命沒有踐行好,出了差錯就是政治責任。
答好這個時代命題,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特別是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實實在在地體現在行動上。
答好這個人民命題,必須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把群眾最關心、貧困群眾最急需的事干好,就是要讓我們剩余的1737戶2594人全部高質量脫貧。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必須保持戰略的清醒、戰術的精準,拿出決戰決勝的斗志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