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陜西省產業扶貧先進事跡報告暨工作推進會消息,該省從六方面扎實推進春季產業扶貧工作。
推進“3+X”工程開局布篇。在陜北和渭北分別發展5萬畝山地蘋果、5萬畝矮砧蘋果,在秦嶺南北麓新增3萬畝獼猴桃,以關中為重點擴群10萬只奶山羊,在“五大設施板塊”新建和改造提升5萬畝設施蔬果,在陜南3市加快建設5萬畝新茶園,在全省貧困地區新發展特色產業10萬畝。
完善主體帶貧激勵約束機制。推進主體履約履責行動,研究解決經營主體帶貧機制的突出問題,從資金投放、項目分配、“3+X”特色產業項目資金傾斜、示范合作社認定等方面,引導新型經營主體探索創新帶貧模式,不斷完善主體帶貧益貧機制。
提高貧困群眾生產技術水平。積極開展技術幫扶,確保每個產業脫貧戶至少掌握1門生產技能;落實產業扶貧指導員制度,提高貧困群眾生產技術水平。
確保貧困村集體經濟全覆蓋。深化集體經濟“萬村推進”行動,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百千萬”工程的基礎上,確保每個貧困村有集體經濟組織,每個貧困村的集體經濟組織運行規范。
多措并舉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及時準確發布預警和預測信息,引導農戶調整產業結構和種養規模,有效防止信息閉塞、“跟風”發展等導致的增產不增收現象;加快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