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年,海南省儋州市海頭鎮的貧困村紅洋村實現了脫貧。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19戶817人穩定脫貧,所有貧困戶危房得到改造,有了“五道”基本醫療保障防線,道路暢通,自來水通到每家每戶。這些變化源自一位10個多月沒有雙休日的扶貧干部的傾力付出。
這位扶貧干部叫唐林,2018年3月,他從團海南省委志愿服務與社會工作部調任紅洋村第一書記。上任以來,他為該村引進項目資金1355萬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3個,紅洋村基礎設施和美麗鄉村建設得到很大提升,紅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零增長到20多萬元,擺脫了完全靠財政撥款的空殼村狀態。
新書記的新舉措
紅洋村位于海南省西部,天氣炎熱,干旱少雨,農業發展受阻。唐林上任前,這里大多數百姓都種植桉樹、橡膠這類耐干旱、易生長的經濟作物,不但經濟收益不高,而且桉樹的種植極大地破壞土壤,貧困問題牢牢牽絆住紅洋村發展的腳步。
上任之初,唐林感覺像到了大西北,“那時,這里土地沙化嚴重,衛生環境較差,村民精神不振?!彼f。
“發展產業是保證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的好方法、好途徑?!碧屏终f,針對該村貧瘠的土地面貌,唐林帶領紅洋村村民大力發展養殖產業,由村集體合作社帶頭飼養黃牛、水牛,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典型,該村村民和貧困戶都積極參與到養殖產業中。
以前,村民符克真家的4口人中,僅兒子一人外出打工賺錢,還有一個小孩患肺結核,是扶貧的重點對象。唐林主動幫他申請信用社貸款,發展養牛產業。目前,符克真家飼養20多頭牛,有了穩定收入。
對每個貧困戶做到心中有數
唐林有一本扶貧日記,上面記錄了貧困戶的詳細情況。他經常在周末加班走訪貧困戶,做到對每戶的情況都心中有數。
扶貧政策宣講,是落實扶貧幫扶政策的關鍵環節。在唐林的帶領下,紅洋村結合各貧困戶的情況,量身打造政策宣傳手冊,將自家適用的各類政府幫扶政策和實現方式、幫扶責任人的任務和扶貧產業介紹、脫貧攻堅基本知識等傳達給各個貧困戶。
貧困戶黃三白長期在家,對外出務工有畏難情緒,唐林多次找他談心,并為他介紹工作。目前,黃三白在深圳一家工廠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達到穩定脫貧。
根據海南省脫貧攻堅指揮部要求,為保證扶貧精準度,不錯評漏評錯納一戶,紅洋村“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戶由65戶286人調整為29戶111人。
村民郭明光剛開始對清退他意見較大,但通過多次跟他談心,耐心解釋政策,同時讓他與其他被納入貧困戶的村民進行對比后,他心服口服。唐林說:“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搞優親厚友,讓真正困難的村民享受國家扶貧政策?!?/p>
為使貧困戶住房得到保障,唐林在村里大力推動危房改造工作,在團海南省委的大力支持下,為每戶危改戶贈送5噸水泥,鼓勵貧困戶積極進行危改,緩解危改資金困難。
截至目前,44戶貧困戶低保戶的危房得到改造,105戶一般戶爭取到危房改造指標。
生態環境建設不放松
在唐林上任前,紅洋村非法盜采河沙事件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紅洋村的河道環境。
唐林任職后,為嚴厲打擊盜采河砂行為,保護廣地村河道和生態環境,該村制定打擊非法采砂行動工作方案,對廣地村非法采砂行為進行調查摸底,并主動聯系海頭鎮派出所、儋州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等相關部門嚴厲打擊,私采河砂現象得到遏制。
2019年,紅洋村開展“廁所革命”,村里群眾共同參與環境衛生大整治?!拔覀兗t洋村現在越來越干凈,住得也舒心?!必毨舴颂f。
唐林認為:“要想脫貧致富,首先要出得去,出去之后還要讓人回得來、留下來。”隨著紅洋村環境越來越舒適,相親們對鄉村振興的決心也越來越足。
自2015年起,海南省多次選派“第一書記”赴貧困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開展“雙爭四幫”脫貧工作。一批批像唐林這樣的扶貧干部扎根農村,讓一個個貧困落后的鄉村舊貌換新顏。
唐林說,扶貧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就必須多幫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樹立威望,帶領村干部和群眾做好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