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政協副主席、鳳臺縣委書記李大松在鳳臺縣顧橋鎮王莊村走訪調研。
壽縣迎河鎮李臺村新農村建設全景。
安徽淮南市將軟弱渙散村整頓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明確要求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每人包1至2個鄉鎮,以“拉網式”排查走遍所轄行政村,通過深度體檢、對癥下藥、防范“復發”三招,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深度體檢,找準病根
主題教育開展后,淮南市安排137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走遍全市所轄829個行政村,聚焦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具體情形,逐村分析評價是否有戰斗力、村干部是否過硬,最終確定了24個軟弱渙散村,并形成一村一表、一鄉一冊、一縣一報告“三個臺賬”。
壽縣板橋鎮王樓村是全市24個軟弱渙散村之一。在其“一村一策”登記表上,羅列著該村情況及存在問題:王樓村下轄35個村民組共5665人,其中黨員115名。村民以種植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以種植席草為主要經濟作物。軟弱渙散的原因是原村黨總支書記曾受過刑事處罰。
“我們在判斷軟弱渙散村時分三級確診,一是要求鄉鎮先自查上報,由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隊,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調研、征求意見等形式進行深入摸底。二是縣委組織部牽頭,會同紀委監委、政法、民政、信訪等部門,對村黨組織情況進行梳理匯總,排出整頓對象。三是包保縣級領導逐村走到、核實情況。”市委組織部農村組織科科長鄭克玉表示,王樓村就是通過層層排查“浮出水面”的。
王樓村的包保縣級干部是副縣長王道紅。自從聯系包保該村后,王道紅只要去板橋鎮必繞道王樓村。他告訴記者,王樓村被確定為軟弱渙散村后,一周不到時間就將原書記清理出村干部隊伍,同時補齊配強班子,選派鎮民政所所長姚士元擔任王樓村書記,他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到村任職后,不僅快速融入新工作,還制定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規劃和年度計劃。今年,王樓村預計可實現村集體收入27萬元。
“縣級領導干部牽頭抓整頓,有利于壓實工作責任、解決突出問題,這樣的安排很有必要。”王道紅說,如果把黨組織比作人的身體,軟弱渙散就是影響黨組織健康發展的“病灶”,只有經常性地對黨組織進行體檢,才能及早發現隱患,防患未然。
一村一策,對癥下藥
整頓對象確定后,淮南市安排1名縣級領導干部聯村、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1個縣級以上機關單位結對、1名“第一書記”駐村,對軟弱渙散村進行“四方會診”,“一村一策”開展集中整頓。
今年4月22日,牛方括被正式任命為大通區委書記,隨后他把整頓軟弱渙散村作為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之一,在召開區委常委會時,主動提出聯系幫扶整頓難度最大的上窯鎮上窯村。同時,由上窯鎮黨委書記王勇包村,區委組織部結對,上窯鎮文化站站長周廣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上窯村是個信訪問題村,信訪原因源于八十年代后期,因洛河發電廠燃煤發電需要填埋煤灰,征用了該村的土地,5名群眾因對青苗補償費不滿意,多年來不停上訪索要。
“補償費用是統一標準,老百姓對政策不了解,我們就要反復上門耐心解釋。”牛方括聯系該村后,平均每月都要去村里三四次,每次去必拜訪上訪戶,對合理訴求盡量協調解決,不合理訴求用心開導,得到了上訪戶的理解。
大通區孔店鄉古堆村雖然不屬于軟弱渙散村,但卻是個后進村。古堆村毗鄰高塘湖,沿湖村民不僅在湖內捕撈打魚,還私自在湖面上圍網養殖,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區政協主席胡雷包保聯系該村后發現,古堆村圍網養殖面積有1.2萬畝,在周邊幾個村中最多,解決圍網養殖難題,必須從古堆村撕開“口子”。
可“口子”在哪里?胡雷三天兩頭到村里轉悠,了解到老百姓不愿意拆網的原因是擔心日后收入減少。“于是,我們先制訂了拆除實施方案,凡養殖戶主動拆除圍網并驗收合格的,給予每畝30元補助。同時,加大沿湖地區的產業扶持力度,在古堆村,我們把瓜蔞種植、稻蝦共育作為圍網養殖的替代產業。最終,在古堆村的示范帶動下,大通區全面完成高塘湖3.49萬畝水面圍網拆除。
在全市24個軟弱渙散村中,淮南市針對其中20個村黨組織書記不勝任不盡職問題,補齊配強14個村黨總支書記,6個村暫時由第一書記主持工作。針對4個信訪矛盾突出村,安排縣區信訪部門結對聯系,及時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取得明顯成效。
跟蹤評估,防范復發
“軟弱渙散問題,集中整頓是關鍵,防止‘復發’是根本,抓好軟弱渙散村整頓后的跟蹤管理是項大課題。”鳳臺縣丁集鎮黨委書記蘇傳剛坦言。
丁集鎮瓦崗村因村黨總支書記、主任葛文敬受刑事處罰被列為軟弱渙散村后,蘇傳剛多次帶隊入村走訪調研,與村“兩委”談心談話,向黨員群眾講清政策,消除村干部顧慮,鼓勵班子加強團結,共同做好村里各項工作。
“我們結合全省開展的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組織村干部、黨員采集農戶信用信息,目前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鳳臺縣委組織部組織室主任關中旱說,村民無須抵押和擔保,只要信用良好就能獲得授信額度,拿到貸款。
村民丁紅梅家養了19頭牛,這次信用評級后,她準備再購買幾只小牛犢。“購買一頭牛犢要1萬元左右,多虧了這次信用貸款,我想了兩三年的事終于實現了。”丁紅梅笑著說,她現在沒事就往村部跑,咨詢信用評級工作的進度。“村干部每次都很耐心地向我解答,還幫我對接購買牛犢的事情,感覺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同樣被列為軟弱渙散村的壽縣正陽關鎮前圩村,此次市、縣將其列為年度集體經濟“培強扶優村”,幫助該村建設了對外出租的扶貧車間,還給了50萬元扶持資金,預計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48萬元。
“防范復發,最根本的舉措還是要壓實基層黨建主體責任。”淮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馬文革介紹,全市共清理不符合條件的村干部30人,同時實施百名書記學歷提升、百名書記專業提能“雙百”計劃;適時出臺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意見,全年投入3770萬元對51個“配強扶優村”、61個“薄弱村”進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