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啟動健康脫貧“百醫駐村”行動。從今年7月起,100名優秀骨干醫師將深入無村醫的貧困村或非貧困村衛生室駐村幫扶,每個村衛生室派駐1人,為期兩年。
據調查了解,目前各地相當一部分村衛生室由于條件落后、能力不足、人才斷層、器械配備欠缺等瓶頸,導致基本診療能力薄弱、診療量不大、沒有吸引力。想要擴大村衛生室影響,靠自身力量幾乎不可能。
近幾年來,一些地方相繼開展了村衛生室遠程會診、專家下村義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同時也要注意,有些專家不能在固定時間來村衛生室,村民就診心里沒底,病來了專家卻沒來,一些人一旦發病,首選還是奔波于大中醫院;有些專家還沉不下去,心不在村衛生室,坐診時敷衍了事,實施效果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面對村衛生室發展的困惑,怎么辦?
安徽“百醫駐村”專項行動,可以這么說,精準及時托管了村衛生室,是創新村衛生室人才配置機制的一種有效模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此舉能夠促進大中醫院衛生人才的合理流動,較好地解決村民的看病需求,從而有效地提高村衛生室就診率。同時,通過“百醫駐村”技術幫帶,村醫學到了新理念、新技能,也能夠不斷增強基本醫療服務能力。
“百醫駐村”舉措有效激活了醫聯體,把專家定點、定時留在了村衛生室,讓村民少跑路、少花錢,能真正實現“村衛生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同時能帶動村衛生室建設,快速提升村衛生室發展水平,延伸了醫療服務半徑。此做法不但可以有,而且應該常態化實施,其他地方也不妨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