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把對黨忠誠教育融入黨員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和組織生活,營造時時受教育、處處是課堂的氛圍,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魂”。
巧用“行動學習”一個方法,強化理論武裝,把穩思想“方向盤”
通過書記上黨課,強化干部思想武裝
利用“行動學習法”群策群力破解難題
注重提升黨員黨的理論知識和黨性修養,把對黨忠誠教育融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等組織生活中,以向全縣各個黨支部全面推廣“行動學習”為契機,推動“行動學習”進理論中心組、基層黨支部、干部培訓等,用新思想新方法帶動全縣各級黨員深入學習交流,提升黨的理論知識和黨性修養。發揮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龍頭引領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采取“集中研討”“主題發言”“領學與自學”“網上學與微分享”“基層調研”等方式,深入開展5期中心組理論學習,同步帶動全縣各級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發揮黨支部模范帶動作用,把對黨忠誠教育貫穿“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發揮專題培訓的深度輔導作用,今年以來,組織開展6期科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輪訓,實現對全縣在職科級領導干部全覆蓋。實現“行動學習”覆蓋全縣各級黨支部,建成示范點6個,舉辦促進師“微課堂”班級70余個,培養學員4000余人,破解工作難題200多個,形成措施800多條。采取“集中研討”“主題發言”“領學與自學”“網上學與微分享”“基層調研”等方式,深入開展5期中心組理論學習,以“微課堂、微討論、微行動、微服務”推動對黨忠誠教育落實到黨員日常生活。
用活“紅色資源、紅色旅游”兩個陣地,相輔相成,打造紅色傳承“小高地”
黨員干部在四榮鄉榮地村紅軍橋重溫紅色回憶
少先隊員身穿紅軍服來到三防鎮愛國教育基地學習
用活紅色資源陣地,建成24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深入挖掘紅七軍過融水縣、柳北革命和抗日戰爭遺跡,建成三防鎮紅七軍紀念館、四榮鄉榮地村“紅七軍過苗山”陳列館、永樂鎮人民革命紀念碑、融水鎮鯉魚巖抗戰紀念館等8處重點保護革命遺址遺跡,建成融水縣稅務局黨建文化展廳、苗家小鎮黨群活動中心、悅創公司黨建文化館等。
黨員重走長征路
身穿紅軍服來到三防鎮紅七軍紀念館參觀學習
將紅色教育與“秀美融水 風情苗鄉”全域旅游戰略相結合,與旅游景區相配套,相輔相成。充分挖掘四榮鄉榮地村“曾兩次迎送鄧小平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師”的紅色歷史,結合龍女溝(國家AAAA級景區)和農業產業示范基地,修繕紅軍路、紅軍亭、紅軍橋。
鑄就“紅色話筒”一支隊伍,增強理想信念,激發干事創業“新引擎”
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活動
貧困戶“明白人”和黨員幫扶人交流
結合苗族系列坡會活動等民族特色,借力“老中青少”宣講力量,開展“坡會宣講十九大精神鄉村行”“五送助脫貧·五頌感黨恩”“扶志萬人講”“送課下鄉”等主題宣講活動。在縣、鄉、村級組建理論宣講服務、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及健身體育服務志愿服務隊,不定期舉辦各類黨課宣講、文明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開展談發展、談政策、談成績、講基礎設施、講村里新物、講基層組織、看發展、看產業、看易扶安置等“三談三講三看”系列活動,通過“三方”見面會、編寫惠民政策山歌或故事、舉行“升國旗·心向黨”活動等形式,談初心感悟,組織村黨組織書記、村“兩委”干部、優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黨員致富帶頭人等10余次1000多人到縣城看看新面貌,激發干事熱情。去年以來,開展各類宣講1000多場次,廣大黨員、群眾參加“三談”400余場次,廣大黨員理想信念和脫貧信心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