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縣將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落實全縣上下“一盤棋”思想,激活各方力量,盡銳出戰,為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堅強保障。
強化黨建引領“穩根基”,激活脫貧攻堅“牽引力”。切實落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和主體責任。針對部分村級黨組織黨建基礎工作薄弱問題,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強化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指導意見》,聚焦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陣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嚴格規范黨支部“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實,夯實基層黨建基礎,著力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完成29個黨建示范點的創建工作。創新“支部+”模式,推動黨建與產業深度融合,推行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的“三鏈富民”機制,通過黨建引領、黨員示范、貧困戶參與,助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注重擔當作為“提動能”,激活干部幫扶“戰斗力”。全面核準剩余1195戶2985人的脫貧任務,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包抓鎮、部門結對幫扶村,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的“全覆蓋”駐村制度,壓緊壓實黨政一把手、黨員干部、駐村干部、幫扶干部“四支力量”攻堅責任。引導各級干部積極踐行“四二一”工作法(即:調休1天,下村2天,單位工作4天),對包抓領導、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工作機制。點評通報駐村幫扶“四支力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亮曬包扶單位實績。先后評比了一批脫貧攻堅優秀駐村工作隊,招錄了15名實績突出的幫扶干部,極大地激發了全體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
培樹增收致富“信心源”,激活自我發展“原動力”。把思想扶貧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扶志扶智力度,辦好“扶志夜校”“一周一講”“校農培訓”,在全縣各村鎮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先進評選表彰活動,用身邊的典型教育人,引導群眾自強自立、倡樹文明新風。同時,積極深化“技能培訓”活動,緊緊圍繞“一達標”任務,以就業扶貧為抓手,采取超常規舉措,攻堅克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目前,全縣共有7家培訓機構在縣域內開展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工作,已開班54個,培訓3441余人,其中貧困勞動力3239人,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1040人;結業32個班2202人,培訓后實現就業創業1328人,為貧困群眾培樹增收致富“信心源”,打開了一片脫貧致富新天地。
匯聚群策群力“增效能”,激活社會幫扶“支持力”。以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對口幫扶錦屏縣為契機,強化東西部扶貧協作。2018年以來,富陽區通過支持“輸出就業”和“就近就業”兩個方面不斷健全與錦屏縣的勞務協作機制,多形式、多載體、多渠道的幫助錦屏縣推進勞務協作工作。搭建“1+1+10+N”的勞務協作平臺,即幫助設立錦屏縣駐富陽勞務聯絡工作站和錦屏公共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授牌成立包括富陽區中策清泉、飛鷹船艇、保利電梯在內的10家民營企業為“錦屏縣勞務輸出就業基地”,同時通過兩地工會設立“返鄉創業扶持基金”支持培育縣內扶貧車間,全面構建起勞務協作的新格局。開展“春風行動”“夏秋攻勢”等聯合招聘宣傳活動6次,幫助錦屏縣到浙江地區實現轉移性就業14000人次以上,其中實現穩定就業的貧困人口達1735人次。匯聚群策群力不斷拓寬貧困群眾致富增收渠道,激活社會幫扶“支持力”,齊心協力助力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