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黃平縣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子,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著力點,夯實產業發展根基,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我們種植獼猴桃280畝,今年預計可產獼猴桃1.8萬公斤左右,收入約30萬元,按20%歸村集體經濟收入”近日,黃平縣舊州鎮大碾房村黨總支書記石正永告訴筆者,僅獼猴桃一項,村集體可年增收6萬元以上。
大碾房村原為村集體經濟空白村。2017年以來,該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產業,建設獼猴桃、馬鈴薯、蔬菜等種植基地,發展池塘養魚、生態養雞等養殖業。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可突破2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可達1.1萬元。
黃平在發展集體經濟過程中,通過黨建引領、創新經營管理模式、以點帶面,建設產業示范園,發展村級集體產業,整體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整合農業農村、林業、水利等部門涉農資金,修建、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并重點發展太子參、白及、藍莓、蔬菜、線辣椒、黑木耳、土雞、黑毛豬、肉牛等特色產業項目。按照“市場化運作、公司化運營”模式,打造產業示范園,通過黨建引領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實現村企互利共贏。
截至去年12月底,全縣集體經濟收入5-10萬元的有77個村,10萬元以上的64個村,百萬元以上一個村,今年該縣村集體總收入預計可達1800萬元。
目前,黃平縣擁有翁坪鄉黑毛豬養殖示范基地、舊州鎮大碾房村獼猴桃產業扶貧示范基地、浪洞鎮食用菌產業示范園、新州鎮學壩村大棚蔬菜基地等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村級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在引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過程中的示范帶動效應不斷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