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縣谷隴鎮是貴州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也是貴州省水利廳的結對幫扶點,同時又是黃平縣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谷隴鎮在省、州、縣各級掛鉤扶貧單位的幫扶下,完成各類扶貧投資30多億元,讓谷隴鎮這個昔日的極貧鄉鎮舊貌展新顏,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谷隴鎮及各級掛聯單位緊緊圍繞“水、電、路”等關系到貧困群眾民生福祉的項目進行建設,通過近五年來的脫貧攻堅大會戰,公路建設上,實現了“村村硬化、組組通達”的目標,讓道路延伸到了最邊沿的山村。農村電網建設已經實現全覆蓋,群眾用上了價格便宜、電壓穩定的并網電,生產生活十分方便。同時,谷隴鎮通過“提、集、引”的方式,來解決全鎮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解決了一直以來困撓群眾的用水難題。
據了解,目前該鎮累計投資6.75億元,用于改善基礎設施,全鎮實施通鎮油路改擴建100多公里,通村硬化道路260公里和通組路(產業路)建設200余公里,水利工程項目130處(個),有8600戶飲水安全。
為徹底改變群眾“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貧困狀況,谷隴鎮累計投資9億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農危改、不遮風避雨住房改造等項目,在全鎮范圍內建成了苗嶺社區集中安置點,對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戶進行了集中統一安置,同時,通過進城扶貧安置、就地扶貧安置等方式,讓全鎮的1176戶5700人貧困群眾告別了世居的朽木房、透風房,住進了安全穩固、寬敞明亮的磚混結構房,搬遷貧困戶實現安居樂業。
近年來,谷隴鎮累計投入極貧鄉鎮子基金和財政扶貧資金8.15億元實施產業扶貧,按照“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發展思路”,通過“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發展模式,走“一支柱,兩輔助”的路子,構建“一江兩區”產業格局,“一江”指重點發展清水江生態民族風情鄉村旅游,“兩區”指重點發展小米、白芨、線辣椒種植區和稻田生態養魚區,形成了以烤煙、油茶、豬牛為主,配套小米、辣椒、吊瓜、經果林、食用菌等產業,同時兼顧林下養雞、養蜂經濟、畜牧養殖、公益性崗位、外出務工來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通過近五年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如今的谷隴鎮滄桑巨變,群眾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遷。昔日的“天路”,變成了今日的通途,昔日的木瓦房,變成了今天的安居房。全鎮境內房舍儼然、阡陌交通、道路通達,群眾們搬新居、住新房、興產業,正朝著奔小康之路向鄉村振興目標奮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