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昌榮鎮寶宏村,寬10米的通村道路很氣派。可之前這條路有一段被兩戶村民占著,狹窄處僅4米,既不方便車輛通行,又影響了村莊美觀。村民姜桂華笑著說,現在“煩心路”變成“幸福路”,“晚霞書記”功勞最大。
姜桂華口中的“晚霞書記”,是31歲的村黨總支書記夏春霞。去年3月底上任后,為了這兩戶人家占路的事情,她每天多次上門講政策、找周邊親友當“說客”,一周時間內就做通了兩戶村民的工作,一樁懸了多年的難題圓滿化解。
擔任村書記以來,為了村里大小事務,夏春霞幾乎每天都延遲下班,有時甚至忙到晚上11點多才回家,“晚霞書記”的綽號隨之不脛而走。
無獨有偶。昌榮鎮鹽北村黨支部書記劉劍,是村民口中的“雞鳴書記”。2017年,鹽北村萬昌自然村啟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三年時間內,先后創成“泰州市特色田園鄉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今年初受疫情影響,工程一度停滯,為搶抓進度,劉劍每天凌晨5點就從家出發,雷打不動6點左右到村,硬是創造出了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萬昌速度”。
還有“馬路書記”卞玉祥,用一副“鐵腳板”走村入戶,拜群眾為師,把原先的垃圾場、臭水塘打造成漂亮的村民活動場所;“工作日不顧家、節假日不休息”的“兩不書記”姚德銀,兩年來奔波8萬多公里,籌資400多萬元,將一個經濟薄弱村和軟弱渙散村建設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