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筑牢堡壘、建強隊伍、強化扶持、示范引領四個方面持續發力,著力打造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紅色引擎”。
強戰斗堡壘,聚發展合力。深入實施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行動,以常態化推進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工作為抓手,對全市284個村黨組織進行再排查,重點對去年完成整改的33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進行“回頭看”,對今年新確定的25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按照“一村一策”進行集中整治,讓每個村級黨組織都強起來,凝心聚力,發揮作用。
強骨干隊伍,添發展動力。拓寬選人視野,注重從本地致富能手、退役軍人、青年黨員中培養村支部書記,把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的人才及時吸收到村“兩委”班子中,村級黨組織“一肩挑”比例達93.7%。同時,儲備村“兩委”后備力量1124人。建立村干部年終獎金與村經營情況掛鉤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村干部積極性,引導387名選派干部主動發揮作用,先后發起“@盤錦人,愛心接力戰役助農”、“百名駐村第一書記為鄉村代言”等活動,力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強政策扶持,增發展實力。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進一步加大資金、政策、人才扶持力度。用好用活中央及省委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深化農村改革工作中的政策機遇,針對性完善市、縣、鄉配套措施,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近四年來,市級財政每年每村投入45萬元,累計投入村級財政轉移支付5.67億元。同時,不斷優化農村發展環境,引導人才下鄉返鄉創業,有效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強示范引領,激發展活力。堅持因地制宜,拓展壯大村級經濟的多元化渠道,在全市重點建設14個村級經濟示范村,打造盤山縣甜水鎮南鍋村“村兩委+合作社+村民+服務”、興隆臺區新工街道牛官村“村黨總支+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大洼區平安鎮平安村“支部+公司+民族特色”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模式,通過強化標準引領,以點帶面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284個村實現總收入2060萬元,年底前徹底消除空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