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突泉縣學田鄉各村婦聯組織開展一系列“節約糧食、文明用餐從小做起”為主題的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暑期兒童關愛活動,以培養孩子從小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
系列活動一:愛生活,媽媽經驗分享
(解放村文明用餐從小做起活動)
活動中,各位媽媽們結合自己生活實際發表珍惜糧食的感想,講述著各自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分享自家好做法。“點餐適量”、“吃多少做多少”、“剩餐打包”,避免舌尖上的浪費,為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
系列活動二:愛孩子,萌娃背誦古詩
(三合村萌娃高佳怡背誦古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會議室內孩子們朗誦古詩詞聲也開始此起彼伏,大家在詩詞中感受先人對糧食的尊崇。孩子們還就如何節約糧食,文明就餐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想,“糧食來之不易,要愛惜,不能浪費”、“我以后不挑食了”、“我以后不剩飯了”,大家爭先恐后都要做一個節約糧食,避免浪費的好孩子。
系列活動三:愛美德,親子動手齊參與
(永平村開展面點制作親子活動)
為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學田鄉積極開展親子花樣面食制作活動,邀請縣職業學校面點師免費進行面點培訓,50多名母親和孩子參加。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們親手參與制作面食,按照自己的食量“下單”,做多少吃多少“光盤”不浪費。通過“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充分發揮婦女兒童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從每個家庭抓起,從娃娃抓起,從節約一粒米、一把面、一滴油做起,守護孩子,牽手共成長,讓孩子從小樹牢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家庭觀念。此次活動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拉近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更是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到美味食物的來之不易,要珍愛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