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沙覆蓋到綠綠蔥蔥,從滿眼荒蕪到碩果累累,從愁云滿面到笑容燦爛,從貧瘠到富足,寧夏沙坡頭區香山鄉黨政干群齊發力,依托“香山硒砂瓜”特色產業“拔窮根” “松窮土”,既“富口袋”又“富腦袋”,一步步走上了鄉村振興的康莊道。
黨政發力,定好“風向標”。堅持在打造品牌、積極引導上下功夫。鄉黨委堅持樹立“香山硒砂瓜”特色區域品牌,建立訂單生產、質量追溯、優質優價保障機制,建全龍頭企業(合作社)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三位一體”的保護體系,嚴厲查處商標侵權、惡意搶注、非法使用標識等違法行為,加強市場營銷和流通環節的保護和管理,富硒硒砂瓜品牌效應日趨顯現,硒砂瓜產地銷售價格始終保持在2元/kg左右,產業脫貧的增收效果十分明顯;針對連年種植和不合理的施肥、灌水等導致壓砂地老化、退化嚴重和非壓砂地利用率低、效益不明顯等問題,鄉政府通過組織群眾外出培訓、觀摩交流等,引導群眾積極探索發展后續產業。截至目前,全鄉硒砂瓜銷售量達到1.7萬噸左右,銷售收入實現3400萬元以上,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也是沙坡頭區產業扶貧的成功典范。堅持在宣傳推廣、拓寬銷售渠道上下功夫。為鞏固提升硒砂瓜“名片”效應,確保順暢銷售、瓜農增收,鄉政府爭取資金扶持,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建立穩定的“香山硒砂瓜”批發集散網點,與大型連鎖超市簽訂優質硒砂瓜供應合同,進行產品推介;同時,引導龍頭企業組建覆蓋周邊、互相約束、合作共贏、抱團營銷的產業聯合體,拓寬銷售渠道;通過推介會、電商平臺、微信等新型媒體進行硒砂瓜線上銷售,逐步建立完善的硒砂瓜銷售網絡。越來越多的客商現已進駐中衛大量訂購硒砂瓜,整體銷售狀況呈現良好態勢。堅持在做精做細、示范帶動上下功夫。采取政策扶持、項目支持、跟蹤指導等創業政策,與寧夏農科院合作培育種苗,吸引大學生返鄉投資創業,成立了集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為一體的中衛市紅山果農牧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以精細化的管理、科學化的種植建成了千畝有機枸杞示范園區,常年雇工200余人,有效帶動了三眼井村及周邊群眾的就近就業。
干部發力,樹好“示范榜”。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干部。鄉干部充分利用廣播、黨員冬訓、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當好政策“宣講員”;村黨支部通過黨群議事會、村民代表會等為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分層培養、精準施策,力促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多種經營遍地開花。紅圈村黨支部副書記魏邦慶是一位“資深”種瓜大戶,也是一名致富帶頭人,為了減少貧困戶種瓜損失,他主動帶頭深入瓜田,幫助貧困戶搶抓時節完成煉苗,在他的帶領下,村上十多名黨員志愿者紛紛參與其中,大家有說有笑,干勁十足,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解決群眾煉苗難題?!凹依镏挥形乙粋€人,一直為煉苗發愁,沒想到,我們村的黨員全幫我弄好了。他們真的好,我感謝他們,感謝黨,感謝政府!”付財看著自家田里煉好的秧苗激動地說。
群眾發力,走好致富路。香山人民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他們不聽天由命,深知“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在自然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依然勇往直前,用勤勞和智慧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路。趙進寶說“這里基礎太差,豐產不豐收,全家種地還受窮,如今合作社引路,有流轉費還有工資,規模經營能致富。”2012年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中衛市玉忠寶果蔬流通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建育苗棚12個、休耕農作提質增效示范園區2000畝,瓜苗種類齊全、銷售渠道暢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粗絹碓郊t火的日子,趙進寶難掩興奮的說道:“跟著黨走不會錯,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我們家逐漸走上了致富路!”如今,趙進寶不僅走上了致富路,同時也成了紅圈村家喻戶曉的脫貧致富榜樣。他不斷發揚敢闖敢拼、踏實肯干的香山精神,帶領本村及周邊村的50多戶群眾苦干實干巧干,激發了村民的致富積極性,為實現鄉村振興開好了頭、起好了步。47歲的村民蒲萬銀,一年四季都在該合作社務工?!拔以谖鞴匣卮蚬ぃ?20塊錢一天,一年四季都不閑的?!逼讶f銀一邊疏瓜一邊說著。
蓬勃發展的硒砂瓜產業還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物流、務工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