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省級扶貧鄉鎮莒縣嶠山鎮的梁甫山鄉村旅游黨建示范片區,堅持抓黨建促脫貧,念好黨建工作的“聯”字訣,按照“逐村提質、整片建強、全域提升”的鎮域黨建工作思路,創新實施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四聯機制”,推動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協同發力,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實行組織聯建
2018年2月,山東省人大駐莒縣嶠山鎮大石頭河南村任黨支部書記王如奎到任后,堅持黨建領航,帶班子、籌資源、興產業、抓旅游、強文化,硬是把一個省定貧困村、經濟空殼村、遠近聞名的問題村變成了率先脫貧村、集體經濟富裕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總結大石頭河南村黨支部由軟弱渙散到堅強戰斗堡壘蝶變經驗,嶠山鎮黨委把10個省定貧困村確定為一個黨建片區,堅持整體思維,在片區內創新推行黨組織“一對多”“強帶弱”聯建共建模式,發揮大石頭河南村等村示范引領作用,著力構建黨建聯合體,帶動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4名,儲備培養后備干部126名;創新片區內黨組織聯動服務模式,建立“片區黨建聯合體—村黨支部—黨員巷長—農戶”的鄉村治理體系,干群關系更加融洽。
堅持產業聯動
經過深入調研,王如奎認識到,沒有支柱產業是大石頭河南村貧困的根本原因,發展產業是全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根本支撐。工作中,王如奎一方面抓住大石頭河南村被確立為國家級旅游持貧村的時機,制定完成旅游規劃,推進梁甫山旅游開發,并引入工商資本建設“梁甫山田園綜合體”。另一方面,他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通過黨支部領辦特色農作物種植、勞務服務2個合作社,幫助農民發展大石頭小米、芋頭等經濟作物。鎮黨委發揮河南村的旅游帶動作用,依托梁甫山區域產業資源,融合片區內10個村的土地、人才、項目等要素,實行全域謀劃、聯片打造、規模經營,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獨立經營、委托經營、村企聯營、村村合營”四種模式,開展弘揚公心專項行動,收回多占耕地300余畝,多占山地1000余畝;建設林果、小米、茶葉、大姜、榛子等5個千畝示范片和16個連線景觀走廊,帶動片區內村集體年均收入達25萬元。
推行設施聯通
面對村莊路不通、陣地場所破漏、公共設施匱乏的現狀,王如奎多方籌集資金,進行“輸血”式硬投入,先后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幼兒園、衛生所等30多個基建工程項目,使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村內的設施完善了,村外的設施如何聯通?為此,鎮黨委針對大石頭河南村和整個片區特點,堅持一體規劃、整片建美,以路、橋等基礎設施為紐帶,持續放大扶貧政策輻射作用,集中建設55公里生產路和38個塘壩等基礎設施,開展大石河流域土地整治,新增耕地1000畝,成為群眾致富路、蓄金池。河南村和徐家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梁甫山黨建示范片成功創建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在片區內實施的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獲省績效評價第一名,中組部和國扶辦推廣經驗。目前片區內呈現出村莊脫貧、群眾致富、事業發展、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強化民生聯保
在王如奎的帶領下,大石頭河南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扶助弱勢群體,聯動片區資源,緊盯農村“386199”(婦女兒童鰥寡孤獨)群體,創新設立孝德基金、互聯網醫院、愛心超市,建設小草學堂、社會扶貧中心、幸福院等,構建區域內普惠式民生保障體系,破解困難群體脫貧最后一公里問題。其中積善之家愛心超市籌集愛心捐款40萬元,物品3.8萬件,全部免費發放給困難群眾,該做法榮獲山東省第三屆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第四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全國賽銅獎。鎮黨委牽頭成立全市首家社會扶貧中心,整合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累計向900余名貧困學生發放補助資金850萬元,為1100余名困難群體發放救助資金310余萬元,確保“后扶貧”時代貧困戶長久穩定脫貧;引領開通互聯網醫院,將鎮衛生院和32個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直接連線到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實現貧困群眾免費享受到高質量醫療服務。
嶠山鎮黨委還總結了梁甫山鄉村旅游黨建示范片區的經驗,按照片區黨建“三二一”工作法,在全鎮集中打造了鄉村旅游、綠色生態、紅色文化、山水茶園、精致城鎮、設施農業、工業振興等七彩黨建示范片區,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實現黨建與扶貧相融共贏。